年7月19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文物局共同举办的“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为期两个月。
此次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地方兄弟博物馆之间深入交流的新篇章,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内交流系列展览的开篇之作。
本次展览将古蜀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是对从三星堆遗址、到金沙遗址、再到战国时期蜀墓等诸多考古发现进行的一次综观展示,第一次比较全面地囊括了古蜀文明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历史遗珍。
展览展出件(套)展品,其中包括件一级品(占60%还多哟~),勾勒出古蜀文明发展过程中华美的篇章。展览不仅仅是对古蜀文明纵向发展数个篇章的缕析,更是对这支瑰异的青铜文明在华夏文明生成过程中持续贡献的呈现,可以从一个侧面观览到华夏文明多元一体的成长历程。
展览架构
序章自然造物
第一章伴月三星:三星堆文化时期
1.1族群1.2权力1.3信仰1.4礼仪1.5陶器1.6交流
第二章金沙光芒:十二桥文化时期
2.1族群2.2权力2.3信仰2.4礼仪2.5陶器2.6交流
第三章马家风尚:青羊宫文化时期
3.1开明王气3.2巴蜀交融3.3闭而不塞
尾章水润天府
展览亮点
在展览中领略了古蜀文明的神秘和瑰丽之后,以下两个看点带你升级,进入“看门道”环节:
1.较为完整而全面地展示古蜀文明
三星堆、金沙两个著名古蜀文明遗址的重大发现迄今已数次巡展,这两个遗址是古蜀文明发展三个主要阶段的前两次代表。第三个阶段,即青羊宫文化时期,又可称晚期蜀文化,一直以来不被观众熟知。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晚期蜀文化的考古发现成果十分丰硕,尤其是年发现于新都马家乡的大型木椁墓。该墓规模宏大,虽多次被盗,但置于椁室底部腰坑内的珍贵文物躲过数劫。腰坑内出土铜器近二百件,多五件成组,少数两件成组,是非常罕见的组合现象。从墓葬规模和出土文物来看,足可彰显古蜀文明末期恢弘磅礴的王者之气,墓主应是一代蜀王。本次展览重点呈现的这组王之遗物,也是目前考古发现规格最高的古蜀遗珍。
2、最新学术成果的展示
以往的蜀文化展览,着重从审美角度展示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的青铜头像、青铜人像、金面具等造型奇异的器物。这种重审美而轻史论的陈述思路与以往因遗物特征奇异而导致学术纷争的背景有关。从年三星堆两个埋藏坑发现至今逾三十年,古蜀文明的考古成果十分丰硕,宏观的结构逐渐显现,极大地推进了学术研究,一些曾经悬置和争议的学术焦点逐渐得到专家们的共识。
本次展览从陈述角度大胆地吸纳了一些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例如从发型、发饰角度解析三星堆、金沙遗址发现的青铜人头像、金面具等,力图从宏观的社会结构变迁解读这些展品的深层历史信息。又如在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两个时期的整体陈述上采取对称表述,引导观众以平行视角观察古蜀文明的时代变迁。
推荐
16件看点展品
这16件展品贯穿于整个展览之中,来展厅寻找它们,与它们相遇,看看它们从古蜀国带来的故事:
商·纵目面青铜像
商·戴金面具辫发青铜人头像
商·爬龙柱形青铜器
商·太阳轮形青铜器
商·青铜尊
商·璋形金箔饰
晚商至西周·金面具
晚商至西周·金冠带
晚商至西周·青铜眼形器
晚商至西周·跪坐石人
西周·“牧正父己”铭青铜觯
战国·“邵之飤鼎”铭青铜鼎
战国·带盖双耳青铜鍪
战国·虎纹青铜戈
战国·双鞘青铜剑
战国·青川木牍
展览
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
展期
/7/19-9/19
地点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9展厅
展览导览方式
展览专题网页
大展剧透
“古蜀华章”虚位以待,静候7月19日绽放
18张美照告诉你,大展“古蜀华章”布展已过半
不“纸”是青铜器
国博大展开幕在即,体验活动率先推出
新展预告
“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将在国家博物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