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成都市新都区两个超大城市公园,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寒夜
TUhjnbcbe - 2022/8/10 18:41:00

新都区,四川省成都市辖区,位于成都市北部,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其间成都平原是在成都拗陷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地貌格局。新都是成都市北部新中心城区,建治于春秋末期,是“古蜀三都”之一,已有近年历史,是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光寺、杨升庵祠及桂湖,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繁东湖、龙藏寺、杨慎家族艾芜墓。新都区是成德绵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地处成都城市发展北中轴线上,是“蓉欧快铁”和“南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

01桂湖公园

桂湖公园在新都区城西南,与升庵桂湖仅有一座城墙相隔,它是升庵桂湖的扩大和延伸,以是一座自成体系的新建仿古园林。桂湖公园的总体设计,突出了“桂”和“湖”这两个主题。其建筑布局、景点设置与升庵桂湖的风格相协调,与新都古城墙及高踞墙上的城楼(桂湖门,又叫新南门)、坠月楼、问津楼、观稼台等景观相呼应。桂湖公园以四川古典园林传统风格为主,但又不拘一格,博采各地园林之所长,并用强烈的虚实对比和疏密对比手法,所特有的园林风格。

桂湖森林广场在建造中,根据原有地形地物,包括树木竹林,都加以改造利用,它保留了长达一千米的饮马河(即清源河)。河道及其自然景色,把大片低温地改造成人工湖,将凿湖之土垒成山丘,形成错落有致的岛屿和优美流畅的湖岸线,桂湖森林广场占地亩,其中水面82亩。湖上的建筑,吸取国内园林建筑艺术之精华,结构巧妙,工艺精美,楼、阁、亭、榭各式屋面全施以绿色琉璃瓦,平桥、拱桥、曲桥等各式桥梁多采用汉白玉或花岗石,显示了昔日宫廷园苑的豪华气派。

桂湖公园的大门石狮雄镇,宏伟壮观,门匾为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所书;门联五副,分别由楚图南、杨超题和周虚白、黄稚荃、赵蕴玉撰书。进门,碧草凝翠、竹树交荫、群芳争艳、蝉鸟谐鸣,充满了新建园林的生机。经过雅致的茶厅,踏着平铺的石每项,即来到湖畔的一组建筑群“沁春园”。园内的主体建筑为一座大型舫居,形如北京颐和园的石舫,有匾曰“逍遥游”,为我国佛教高僧遍能法师所书,取战国著名哲学家庄子的名篇《逍遥游》为舫居之名。这座舫居状如古代游船,上下两层,可供游玩。

桂湖小巧玲珑,湖畔有杨柳楼、澄心阁、香世界、抗秋、绿漪亭和成林的桂花树,每逢中秋时节,荷花满塘,桂蕊飘香,一年一度的桂花会在这里举办。

在饮马河畔,距学士堰遗迹不远的翠竹丛中,为新修的艾芜墓。艾芜(~),原名汤道耕,新都区清流镇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艾芜墓由红砂巨石垒成,上端矗立着他的半身青铜塑像。身后的碑文记载着他的生平;胸前的碑面上“艾芜之墓”四个字,由当代文坛泰斗巴金手书。

艾芜墓后百余米处,即是桂湖森林广场最大的建筑群“天香园”,取唐代诗人宋之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诗意。此园位于桂湖公署中心,四周绿草如茵,汉白玉雕人物、动物点缀其间。其主体建筑为高约30米的楼阁,耸立云端,故名云外楼。

云外楼临水处,建有二水榭,东曰“迎晖”,西曰“步月”。楼之左右及后面,均有回廊环护,结构奇巧,木雕精美,楼西还有一座重檐攒尖顶八角凉亭,名叫南亭。

下云外楼,过七曲白玉桥,经儿童游乐场,穿巨石垒成的门洞,有路通往升庵桂湖。沿桂湖公园西行,右有葱郁的桂树林,蜿蜒的石城墙,左有碧绿如茵的草坪,浮于水间的芙蓉岛及其它小岛。湖面上,从船坞发出的各式游船,穿桥拍浪,自在往还。

02成都植物园

成都市植物园位于城北10千米处,面积达47公顷,是四川省第一座综合性园林。荟萃全省主要科属植物和中外珍稀树种余种。包括6种一级保护植物:桫椤、珙桐、水杉、银杉、秃杉、金花茶。园内树木繁茂,环境优雅,建有梅花、樱花、木兰、海棠、桂花、茶花、柏类、桃花、梨园、竹园、藤本园等11个专类园。

成都植物园共设8个专类植物区和10多个植物专类园,包括6种一级保护植物:桫椤、珙桐、水杉、银杉、秃杉、金花茶。园内树木繁茂,环境优雅,建有梅花、樱花、木兰、海棠、桂花、茶花、柏类、桃花、梨园、竹园、藤本园等11个专类园。另有香樟林、千丈林和松林。园内草木繁茂,植物种类众多。现有木本栽培植物余种,园艺栽培品种多个,其中银杉等国家一、二、三级保护植物67种。

成都植物园建园二十余年来,共完成科研项目五十余项,其中对芙蓉和荚蒾属植物的研究达到国际和国内领先水平。有较为规范的科普设施成都市青少年植物科普馆、科普植物展览温馆。在园林植物、花卉栽培、繁育病虫害防治、植物种质基因移地保护、植物引种驯化,特别是在芙蓉花等植物研究应用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已有72种优质品种在成都、北京、杭州、南京等省内城市园林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改善城市环境做出了贡献。

建有多个植物专类园:芙蓉园、樱花园、茶花园、腊梅园、木兰园、海棠园、松柏园、梨花园、桂花园、梅园、喜树林以及欧式疏林---大草坪等。园内树木参天,浓荫蔽日,百花争艳,百鸟翔集,湖池清澈,曲径通幽,空气清新,环境雅致。春风吹过,林涛声犹响在耳际,飞鸟掠过,天籁之声宛转和鸣;草地上,孩子们在打滚嬉戏、放风筝,灿烂的笑容犹如盛开的花朵。

成都植物园的风景林区,采用了以川西植被为特色的建设方式,把能反映自然环境特点的优势物种和地带性植被——偏湿性低山常绿阔叶林作为园林风景林的主要类群,如木兰科、槭树科、杜鹃科等。如今园内的马尾松林、栎树林木高达10余米,林冠郁闭度几乎达%。风景林区内的香樟、银杏、红豆、喜树、岩桑、野茉莉等人工林已培育20多年,林内层次分明,纵横有序,各具特色,它为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人员从事科研、教学和科普活动提供了理想的园地。

1
查看完整版本: 成都市新都区两个超大城市公园,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