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滚动浏览全文↑↑
邢台,一个典型的华北城市,号称有年建城史,历史上四次建国、三次定都,GDP在河北省处于第七的位置,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亿元,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则处于河北落后位置。
与经济发展的缓慢相对应的是十年间人口的外流,随着七普人口数相继公开,可以看出邢台常住人口10年增长左右,由.万人增长到了.万人。
更难看的则是各县人口数量的下降,有的下降幅度达到20%以上,当然也有少数逆势而增的,先按人数减少额看看各县变化情况:
南宫市十年前46.9万人,普查39.67万人,减少7.23万人;
沙河市十年前49.84万人,普查43.17万人,减少6.67万人;
威县十年前55.66万人,普查49.62万人,减少6.04万人;
新和县十年前16.99万人,普查13.4万人,减少3.59万人;
巨鹿县十年前37.46万人,普查34.6万人,减少2.86万人;
隆尧县十年前50.66万人,普查48.04万人,减少2.62万人;
柏乡县十年前19.02万人,普查16.88万人,减少2.14万人;
宁晋县十年前76.48万人,普查74.53万人,减少1.95万人。
内丘、临城、广宗等县虽然也是负增长,但负增长数在1万人以内,差距相对不大。
而从下降比例来看,则是新和县以21.13%的下降比例排位第一,南宫15.41%的比例排位第二,沙河以13.38%的比例排位第三,柏乡和威县分别以11.25%、10.85%的减少比例排位第四、第五,其他县市下降比例均小于10%。
邢台市人口增长的县,除原桥东、桥西和邢台县因区划调整无法分析外,增长最多的是清河县,人口增加了3.54万人,由38.62万变为42.16万;南和区由32.53万增长到35.04万;平乡县由30万增加到32.37万人,任城区由32.79万增长到34.29万。这几个县区的经济也是各有特色,羊绒产业、宠物食品产业、自行车产业、机械加工产业都算得上小有名气。其他人口负增长,尤其是大幅度减少的县市,则在经济发展中出现各种阵痛。
不唯邢台,现在的华北各县城经济,与南方尤其是苏南、珠三角、江浙等地相比,除个别县经济尚可外,多数县城毫无特色和经济活力,在全国百强县市中也是寥寥几个,年百强榜,河北迁安和武安上榜,内蒙古则是准格尔旗与伊金霍洛旗,山西没有一个县市上榜。
在邢台各县(市)人口普遍下降的背景下,清河县人口逆势上涨,十年人口增加3.54万人,背后的原因以及对未来清河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话题。很多人认为,清河之所以实现了人口的增长,是因为清河特色产业特别是羊绒产业一直保持持续快速的发展,并且成功地实现了转型升级,在深加工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也有人说,人口是推动房价上涨的动力。清河人口的增长,也是清河房价不断上涨的根源。对于清河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对清河经济未来的影响,你是怎么看的,欢迎评论留言!
来源/钢铁大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