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宝光寺楹联详解之云水堂
TUhjnbcbe - 2021/9/16 19:01:00

云水堂

翻来复去,钵吃千家,如不了道明心,踏破草鞋非谛当

朝南走北,身游万里,果能悬崖撒手,行参云水实悄然

说明

九月·诗意

从哪里来

行云流水,漂泊不定

云水堂是云水僧来寺挂褡暂住的处所。僧人云游四方,如行云流水,飘泊无定,故称。堂前有匾曰“从哪里来”。此联刻于云水堂廊柱上,下款为“民国辛酉冬三台李宏锟隶,贯一撰。”民国辛酉为民国10年(年)。

作者简介

九月·启程

李宏锟

字剑鸣,四川三台县人

李宏锟(-):字剑鸣,四川三台县人。先后就读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保定军官学堂和广州黄埔军校。历任四川边防军旅长、师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军师长,二十一军副司令,成都卫戍区司令,重庆市市长等职。擅长书法,尤善隶书。年在重庆病故。

注释

九月·芳华

了道明心

谛当、悄然

了道明心:佛教指教徒熟知教义,彻悟真理,明心见性。元·谷子敬《城南柳》楔子:“明心不把幽花拈,见性何须贝叶传。”

草鞋:又称芒鞋,古时行脚僧常穿之轻便鞋。《笔丛》载:“六朝前率草为屩,古称芒屩,贱者之服。”

谛当:佛教指真实无谬的道理,恰当。《景德传灯录·清让禅师》:“僧问:‘大通智胜佛,十刼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时如何?’师曰:‘其问甚谛当。’”

悬崖撒手:在攀附悬崖时放开双手。比喻舍身求法勇往直前的无我境界。又喻紧急关头,义无反顾,放下一切。《景德传灯录·苏州永光院真禅师》:“直须悬崖撒手,自肯承当。”

悄然:形容静寂无声。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

讲解

九月·觉知

楹联译文

真谛所在,佛门清规

上联意为:云水僧托钵乞食,去了又来,吃着千家饮食,如果不诚心修行,纵然踏破草鞋,也寻求不到佛教的真谛所在。

下联意为:云水僧朝南走北,身游万里,果真能够达到舍身求法,义无反顾的无我境界,来这里一定会默守佛门清规。

点评

九月·感恩

此联形象地描绘了云水僧人的云游生活。此间,寺院向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一是要了道明心,二是能悬崖撒手,这样的云游才有意义。联语紧扣云水堂挂褡的功能,对云游僧人起到了警策作用。

——云水堂

▇点击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宝光寺楹联详解之云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