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成都市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1例,新增治愈出院5例。截至2月8日24时,成都市现有确诊病例84例,均隔离治疗。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治愈出院35例,死亡1例。例密切接触者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为加强社区防控,常住成都病例按照现住址、外地来蓉病例按照暂住地址划分,累计确诊病例分布于18个区(市)县:天府新区7例、高新区18例、锦江区10例、青羊区5例、金牛区9例、武侯区12例、成华区14例、龙泉驿区4例,青白江区7例、新都区1例、温江区4例、双流区3例、郫都区6例、简阳市2例、邛崃市5例、金堂县6例、新津县1例,大邑县3例、其他3例(指由机场、车站直接送往医疗机构的)。
成都市疫情地图(截至2月8日24时)
新增11个确诊病例个案如下
患者1:男性,49岁,常住湖北黄冈,暂住成都市武侯区。1月20日自黄冈来蓉探亲,1月23日出现发热,2月8日隔离治疗。
患者2:女性,42岁,常住湖北黄冈,暂住成都市武侯区。是患者1的家属。2月8日在医学观察中发现肺部影像学异常,当日隔离治疗。
患者3:男性,81岁,常住成都市武侯区。1月20日起接待黄冈来蓉家属1、2,共同居住。2月4日出现发热,2月8日隔离治疗。
患者4:女性,23岁。常住我市金堂县。为成都市昨日确诊病例家属,2月2日出现干咳,2月7日隔离治疗。
患者5:男性,3月龄。常住成都市金堂县。为患者4的家属。1月31日出现咳嗽,2月7日隔离治疗。
患者6:女性,48岁,常住成都市金堂县。为患者4、5的亲属,2月3日出现咳嗽,2月7日隔离治疗。
患者7:女性,80岁,常住成都市金堂县。为患者4~6的亲属,2月7日发现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异常,当日隔离治疗。
患者8:男性,33岁,常住成都市锦江区。1月22日~30日自驾回内江探亲。返蓉后即居家隔离,2月1日出现喉痛,2月7日隔离治疗。
患者9:女性,27岁,常住成都市金牛区。1月22日~26日乘高铁回万州探亲,2月4日出现咽痛、干咳,2月7日隔离治疗。
患者10:女性,49岁,常住四川南充,暂住成都市温江区。1月21日自驾从南充抵蓉,其同车友人2月1日在南充确诊。1月22日出现咳嗽,2月5日隔离治疗。
患者11:男性,33岁,常住成都市新都区。1月22日~28日自驾回泸州探亲,期间接触一亲属2月5日在当地确诊。1月30日出现头昏,2月5日隔离治疗。
5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院全力救治,符合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解除隔离标准,治愈出院。
患者1:男,34岁,因发热、咳嗽6天于年1月25医院。
患者2:男,23岁,因咳嗽、发热3天于年1月26医院。
患者3:男性,33岁,因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3天于年1月30医院。
患者4:女性,29岁,因咳嗽2周,加重3天于年1月30医院。
患者5:男性,32岁,因畏寒、发热伴咳嗽10+小医院。
2月8日,成都市新增7个小区(场所)有确诊病例在出现病征期间曾经停留。确医院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均已隔离观察。疾控机构已组织消杀队伍,对病人停留过的场所进行消毒,并指导物业部门做好日常消毒。
新增7个地点确诊病人曾停留
锦江区(1个)星雅俊园
金牛区(1个)金沙国际
武侯区(1个)玉洁苑
新都区(1个)新神风八座
温江区(2个)华丽花园小区、学府尚郡
金堂县(1个)怡静湖
目前,成都市城镇居住小区(院落)、农民集中居住区、农村散居院落实行限制外来人员进入的封闭式管理。
这也意味着大家的生活和出行都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许多市民的宅生活还将继续一段时间。为此,成都市疾控中心为大家提供一份小区在封闭管理期间的健康攻略。
01
居家防控不放松
1.尽量避免亲朋聚会或串门走动,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进入公共场所要正确佩戴口罩,并主动配合工作人员做好体温检测。2.外出或下班回家后及时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者随身携带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剂,不方便洗手时可以用来清洁双手。3.疫情结束之前,应保持常态通风,如无法做到,要保证每日至少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居室保持清洁整齐,通常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02
健康生活要保持
1.规律作息。生活规律对健康十分重要,学习、娱乐、休息、睡眠都要按作息规律进行,成人一般每天需要7-8小时睡眠,儿童青少年则需要更多睡眠。2.合理膳食。均衡营养,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粗细搭配。戒烟限酒,不要暴饮暴食,避免高盐、高油、高糖食品摄入。3.适量运动既能增强自己的体质和抵抗力,也能调动身体活力。可以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室内运动方式、强度和运动量,如踢毽子、瑜伽、俯卧撑、深蹲、平板支撑等。03
心理健康不恐慌
1.面对持续的疫情防控,有些人容易产生心烦意乱、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甚至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疲乏、入睡困难、睡眠浅及多梦等不适症状。当出现上述反应时,不要惊慌,不要过度担心,一是可以通过向自己信任的家人和朋友陈述自己的心理反应,得到他们的安抚和理解;二是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分散注意力,不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