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周末田野拾萃之五十五
TUhjnbcbe - 2021/7/9 12:16:00

???????新繁張爺廟

???

??“長阪橋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壹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說的就是燕人張翼德,憑壹己之力,獨擋曹操雄兵百萬的故事。

???三國時的蜀國都城就是在成都,因而成都附近幾多三國遺跡遺址。今天要說的就是有關燕人張翼德張飛張三爺的事情。

???劉備稱帝後,張飛晉升為車騎將軍,據說離成都不遠的新繁鎮,曾經就有壹座車騎將軍的將軍府。將軍府咱們留待下次再說,今兒只說新繁外東街的張爺廟。

??查清同治12年《新繁縣誌》,居然無壹字著墨。又查清光緒33年《新繁縣鄉土誌》,只有“張王宮”仨字而已,直至民國《新繁縣誌》有載:張王廟,縣城東,明萬歷三十七年建。又載:張王宮,清同治五年,已淪為鄉學堂。可想而知,張王宮早已沒落。

??

??沿著新繁東街直走,突然遠遠地仿佛看見了壹個“歇山頂”式的青瓦建築物殘貌,它與普通民居截然不同,但是,可能由於年代久遠,再加上人為毀損,這個建築已經不堪承載,朝西的兩個飛檐,早已灰飛煙滅,簡單的修繕,就是把“歇山頂”修成了“四不像”,站在廟前,只能看見壹條高低錯落的屋脊。從側面才能看出是“歇山頂”。大門是兩扇銹跡斑斑的鐵皮門,門柱上掛著兩塊牌子,金屬牌子上寫著“成都市新都區飲馬河糧油購銷有限責任公司”,另壹塊漢白玉的石牌上寫著“成都市歷史建築新繁鎮張爺廟”。牌子上寫著“建於清光緒五年”。如果屬實,就不難理解為什麽同治版縣誌上無此建築的記載,同時,也說明了民國版的縣誌上記載有誤。

??

??推開銹跡斑斑虛掩的大鐵門,仿佛有壹種正在撩開壹扇塵封著歷史的門闈感覺。

??

??這是壹個典型的四合院。回頭看,還能看見殘存的兩只飛檐,飛椽下角梁上的龍形套獸還依稀可辨,殘存的雀替,雖然現在上面依然還有著白水泥塗抹的痕跡,但是還是難以遮掩其木作的精美。

??

??說是壹座廟,還不如說是壹個會館的形制。看門樓的架構,很像是壹座戲臺。曾幾何時,雕梁畫棟,壹派金碧輝煌。可惜這個古建築太過破舊,修繕對他來說幾乎是不可能了,重建呢?意義又不大。所以很有可能,自然垮塌就是這座古建的宿命。估計就是垮塌隱患嚴重,所以在大門的過道上,搭建了壹層鍍鋅的薄鋁板,稍微可以遮遮風雨。

??

??院子裏現在依然還是糧油公司的倉庫,只不過來來往往的人和貨物都少了,所以看管倉庫的人員還養了十幾只大公雞。給這個兩百年的古建保持著壹絲旺盛的生機。

??

??院子的外面沿墻壹溜的店鋪,有日用幹雜、各類禽蛋、農具家什。估計都是那個年代的產物,因為習慣,也就壹直沿襲了下來。

??

??又是壹處身負歷史,但卻無法述說的古建,在默默地等待著他的宿命的到來。

??有道是:花落空難遍,鶯啼靜易喧。

??來過就好。

?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周末田野拾萃之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