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年11月29日上午,成医院(成医附院)第三届医联体大会在成都召开,全省50余家医联医院代表齐聚一堂,分享医联体建设经验,医院之间协同发展。
会议对医联体建设工作进行了总结和规划,就医院特别关心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绩效改革进行了交流,各医联体成员单位汇报了医联体建设的做法和成效,并就医联体建设的难点、实践和创新进行了圆桌讨论。
开幕式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宋世贵在会上指出,分级诊疗制度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制度之首。推进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改制度创新,是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四川省现已组建医联体个,其中城市医疗集团71个,县域医共体个,专科联盟个,远程医疗协作网个。他希望包括成医附院在内的大型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医联体建设工作,做好实践和创新,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实,让更多优质资源上下贯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
成都医学院副校长唐平在讲话中希望,成医附院在下一步工作中充分利用好学校及自身的资源优势,切实发挥好龙头作用,与医院秉承真诚合作、互助共赢、创新发展的理念,在医院管理、人才培养、专科培育、技术指导、双向转诊、远程医疗、信息共享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为实现区域内医疗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为让更多患者成为现代医学科技的受益者,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再做新贡献。
广汉市市委常委、副市长柴佳杰表示,双方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以来,从单一专科联盟到多学科专业合作及*建合作,从专家业务指导到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成立,通过医联体的服务模式,使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得到有效的治疗,疑难病症及时转诊,得到专科医生诊治。双方始终在探索创新中不断前进,对引导居民基层首诊、逐步改医院找专家的就医观念和习惯,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成医附院*委书记孙云在为大会致开幕词。孙云表示,作为医联体建设牵头单位,医院将继续以协作为基础、发展为导向、创新为抓手,实现各成员单位共建共享共赢,推动医联体建设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以及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同时,将医院的技术和教学优势,继续开展好学科合作与交流指导,拓展教育培训、科研项目的合作协作形式,与医联体单位及周边兄弟单位一起携手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与管理水平。
开幕式由成医附院院长刘罡主持
专题讲座及经验交流
成都市医疗保障事务中心主任狄进就《基于总控下按病组分值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分享》进行了精彩授课
广州易策医管研究院院长程江分享了《医院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方法与策略》
刘罡院长主持医联体建设发展与展望高峰论坛。新都区卫健局局长何宇生、青白江区卫健局副局长谭军、广汉市卫健局副局长周健、彭州市卫健局副局长莫光平、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王刚、成医院院长江志强、成医附院名山分院院长胡章勇等就医联体建设难点、实践和创新进行论坛。
成医附院吕琳博士就《HIFU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专题讲座
成医附院任涛博士分享了《精准放疗创新肿瘤临床探索》
成医附院彭州分院副院长梁卫东作了题为《通“梗阻”引“活水”的“彭州实践”》的经验分享
成医附院名山分院院长胡章勇作了题为《全力造血、深耕基层-医院探索》的经验分享
医院副院长黄奎麟作了题为《资源下沉、学科奠基、成医聚力优质医联体建设》的经验分享
医院院长罗力作了题为《专科联盟建设汇报》的经验分享
签约仪式及总结大会
随后,成医附院分别与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新都区石板滩街道卫生院签订了专科联盟协议并授牌;
成医附院副院长周鹏介绍了成医附院年医联体建设情况及年医联体工作计划。-
近年来,成医附院不断加快医联体建设步伐,医院托管及专科联盟为主的发展模式,医院优势,在医疗、教学、医院开展深度合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自年12月起,成医附院先后托管了医院、医院医院,通过专家入驻、建立双向转诊及绿色通道、开展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等举措,医院诊疗服务能力。通过托管医院,下派院长、副院长和专家团队,实现了优质资源下沉,医院的造血能力,学科建设实现了提档升级,县域内就诊率快速提升,医院正医院。通过业务托管医院,通过派出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以“绣花功夫”打造紧密型医联体,不断提升当地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形成了医联体建设的“彭州实践”,具体做法和经验先后被四川日报、健康报和人民网等媒体报道。
同时,成医附院还以15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陈孝平院士工作室”、四川省老年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四川省危急重症基层联盟”、“重症医学科24小时会诊平台”等平台为依托,采用“专科联盟+学科主任”的形式,快速提升各联盟专科的技术水平。
参会嘉宾
资料来源:成医院
编辑:周靖静、陈柘宇、吴子宜
审核:王海川
媒体成医成都医学院
官方新浪微博
成都医学院
官方新媒体运营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