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关于川军在抗战中的作用问题十分火热,不少媒体或者自媒体作者发表了关于“川人抗战”的一系列文章。什么川人踊跃参军、悍不畏死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听一听当年四川壮丁的哭诉,看一看当地县志和当地兵役官员的陈述,你就不会这么认为了。曾任四川省达梁师管区司令官的周开勋著文记载:国民政府于年颁布新兵役法后,组建了庞大的兵役机构,各省均设立了军管区司令部,其下设若干师管区司令部,再下又设若干团管区司令部,以专司壮丁征调和新兵训练。
四川荣威师管区任职的张登上著文记载:“所谓送壮丁的部队,实际上如押解犯人的军警。大多数壮丁是被强迫、陷害、欺骗来的,押送途中他们被一根粗麻绳一个一个地串联捆绑着,而押送的官兵则是刀出鞘,子弹上膛,和押送俘虏无疑。”即便如此,被抓壮丁还是逃亡不断,甚至还有集体“烘营”的,例:年5月,四川省大竹县所接收的新兵约一排,竟夺了守卫者的枪支,集体烘营。
兵役机关团管区司令万金裕回忆:四川在年实施“适龄壮丁抽签”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年夏,四川隆昌、新都等地发生过“规模很大的民变”。年夏,四川的广汉、中江、金堂等地因役政舞弊“又一次激起民变”。
周开勋回忆:富裕人家可以用钱买丁,穷人则千方百计躲避抓丁。当地保甲长白天抓不到壮丁,晚上派乡丁去家里抓人;抓不到本人,就把壮丁的父母关起来,逼迫壮丁“自愿”当兵;本乡壮丁实在凑不够数,就带着乡丁上路乱拉商客,钱物没收,人充壮丁,“形如匪盗”。
《金堂县志》记载:“(民国)28—34年,全县共征抓壮丁人,其中自愿参加远征军的青年学生50余人。”即便在动员50余名学生“自愿参加远征军”的过程中,兵役机关也是“以出国留学或游历等花言巧语麻醉学生”的。金堂县的家乡甚至因役政腐败舞弊,于年夏激起民变。
即便是壮丁被送到部队,也出现了很大的逃亡现象。何应钦曾在会:“根据派到各师的点验委员会报告,照每个师的编制人数应有人,但有的师只有八九千人,甚至只有五六千人,主要原因就是逃兵太多。”
据国民政府年10月公布的数据,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作战消耗合计人,其中阵亡人,负伤人,失踪人;因病消耗合计人,其中死亡人,残废人,逃亡人。两项合计为人。如果考虑到伤员伤逾归队情况,并忽略“吃空”因素,估算的补入部队的壮丁数,与年至年部队实际减员数是比较接近的。
正确评价国军在正面战场的作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但血淋淋的抗战壮丁史不是后代们吹嘘的资本,也不是你们炫耀的依据。他们凭借血肉之躯为我们换取了生存的空间和种族的延续,让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战争就是灾难,希望中国远离战争,永远和平。
参考书籍何应钦《抗战八年之经过》周开勋《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兵役真相》张登上:《国民党兵役视察目击记》《成都文史资料选辑》万金裕:《抗战八年四川人民在征兵服役上之贡献》,《成都文史资料选辑》郭汝瑰:《郭汝瑰回忆录》四川省宜宾县志编纂委员会:《宜宾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