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事业有成的周斌心酸地对我说,他这一生如履薄冰,太不容易了。他说从他七岁那年,父母离婚那一刻开始,他就知道自己将来必定会吃很多苦。
果不其然,他爸很快娶了个女人回家,女人还带着个儿子。他爸和女人都告诉他,以后那个小男孩就是他弟弟了,让他多带着点他。
再后来,弟弟什么都有,而他什么都没有,最后连家里那套不值钱的老房子,父亲临终前也给了弟弟,他连根都没了……
01
我和周斌是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发小,虽然熟悉,不过我并没有奉承的意思,他是我至今为止最佩服的人之一。
也同样因为熟悉,周斌的事我基本都知道,哪怕他一共交过几个女朋友。所以我一直以为,如果换成我,面对周斌的遭遇恐怕会疯狂,又或者就此沉沦。
周斌长得高大挺拔,说不上英俊,但是普通的五官上总是洋溢着让人舒适的笑容,这便给人凭空生了几分如沐春风的亲切感。
不管他高兴或生气,这缕笑容始终不减。
周斌吸烟也喝酒,不过能够克制。自己平常独自的时候很少吸,一般都是亲人朋友聚会的时候才点上火。
最厉害的是他唯有三两白酒的酒量,但每次聚会都能凭借这三两白酒调节的现场气氛始终热烈。
只看外形,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周斌一定家庭幸福,其实不然。
在周斌七岁那年他的父母离异。一年半后,周父带着周斌再娶,周斌始终叫继母为阿姨,不够亲切,但一声声的“王姨”礼貌周全,谁也挑不出毛病。
相应的,王姨对周斌也谈不上有多么关切,外人同样挑不出毛病,逢年过节的新衣服一样也不会少,上学时候的书包和文具盒每学期都换新。
王姨还带着一个小周斌两岁的儿子,叫王新,也并没有随周父的姓。他每年的零花钱却是周斌的两倍,王姨说那是他生父给的抚养费。
因为自己从来没有再出现的母亲,周斌一句话也说不出。
周父在市里一个菜场里卖猪肉。
正规的猪肉都是由肉联厂统一购买生猪并屠杀,期间会进行检疫等一系列措施,最后盖上一方蓝章官方认定,安全新鲜的猪肉才能走上老百姓的餐桌。
周父每天早上四点便要起床去肉联厂将肉拉回来,就跟普通的菜贩去批发市场批发蔬菜是一样的。
回来后通过高超的刀工,将一整头又或半头猪切割成一块块的,力保肥瘦适中,大小适度。在肉价统一的菜市场,卖相好,大小合适的猪肉才能销得更快。
王姨在做保险销售,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老百姓对大病或意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买保险的人也越来越多。王姨又能言善道,手中订单也多。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不错。
周斌和弟弟王新都不是学习的料子,勉强坚持到高中再不肯复读,双双辍学。王新在一家汽车修理店当了学徒,周斌则跟着老乡到了广东。
是我和几个发小一同送周斌上的火车,上了火车后周斌突然回过头冲我们灿烂一笑,那意思既是给我们安慰,也表明他自己一定会加油!
到了广州,周斌先后换了几个厂,吃过几次亏,最终进了一家定制家具厂才算稳定下来,并且一做就是四年。
这个时候周斌和王新的生活轨迹已经有了区别。
王新工作一年多王姨便给他在市里买了套房子。据说其中有王新的亲生父亲提供的二十万,周父不置可否。
而周斌只有那套还需要和王新分享的三间老旧的平房。
02
广东的厂子拉帮结派现象十分普遍,每个省市的人都会抱团取暖,各省的工人彼此之间虽然说不上有敌意,但些许竞争在所难免。
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周斌仍能和整个厂的人打成一片。
首先他踏实肯干,很多其他工友嫌弃的脏活累活他都愿意干,从小养成的卫生习惯也让他本能地在下班后会清理工位。
见人递烟,聚会倒酒,踏实肯学,头脑灵活,手脚麻利,周斌不到半年就超过带他进厂的同乡成为小组长,一年后甚至还能带我进厂谋了份不错的闲差。
我曾经拍着周斌的肩膀对他说,你小子可以啊!
周斌半真半假地笑着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
我私下里分析,这大约和周斌的成长有关。我家与周斌家离得近,王姨不是隐忍型的普通家庭妇女,她做保险销售,开朗活泼,直来直去。在有亲生儿子的情况下,周斌必须察言观色,并且身体力行才能安稳地上到高中。
能和王姨相安无事生活至今,这也算他的过人之处。
在广东,周斌和同厂一个叫小英的女工走到了一起。恰巧小英就在我们隔壁市,离得并不远。不过小英是家中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
如果只是彼时相互取暖还好,等到周斌准备带小英回家见父母的时候,我们这些同乡才知道他的决定,不免劝他:你可想好了,小英是家中老大,她下面还有两个弟弟。
那时候还不流行“伏弟魔”这种说法,但趋利避害大约是人性的本能。小英人好,但家庭负担可想而知。
但是,彼时小英已经为周斌落过一次胎,周斌最终也没有辜负小英。在周斌24岁那年两人领了结婚证。
此后周斌和小英又回到广东,仍然进厂,因为六个月后小英有了身孕,不再方便进厂工作,加上家中王新同样结婚生子,王姨自然选择照顾自己的亲孙子。
这样一来,小夫妻必须自己照顾自己。深思之后,两人决定回老家。毕竟在外打工不是长久之事,有了孩子以后需要考虑的东西更多。
回老家后,小英在家待产,周斌则迅速地找了份工作,是市里一家混凝土搅拌厂,虽然工作较累,但工资不错。之后小英生了大儿子周力。
没想到的是,夫妻二人视力正常,孕期产检也一切正常,周力却天生远视,两岁的时候被检查出来,夫妻二人立即带着孩子远上北京进行治疗。
这期间二人省吃俭用,周斌一只手机屏幕摔出三条裂缝还在使用。
好在最终孩子的治疗效果不错,加上后续的治疗调节会有很大改善。
又三年,小英再孕,生下了二子周平,只盼他一生平安。
有了两个儿子,又已经年近三十,但一家四口始终在租房子。
眼看连弟弟王新不但有新房,而且婚后小夫妻俩很快在双方老人的扶持下买了车。每到周末一家三口就在周边郊游,吃吃喝喝,发发朋友圈,日子过得好不潇洒。
周斌和小英商量妥定,一咬牙在市郊选了一个小区付了首付。那是他和小英数年打工攒下的全部积蓄。
原定两年后交房的新房却没能如愿以偿地入住,两年后,那个楼盘烂尾。
一个三百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