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名人墓葬主要集中在两个时间段,一是两汉三国时期,一是民国时期,这两个时期中间的一千多年相对较少。
1、严君平
严君平墓严君平(前86—10),蜀郡邛州(今四川邛崃)人;信奉黄老之学,倡导无为,终生不仕;初隐居于成都,以占卜为业;后设馆授徒于郫县平乐山,扬雄即出自其门下;老子学说在其手中得到发扬光大;曾有“王莽服诛,光武中兴”的预言。严君平墓位于成都邛崃市君平乡。2、扬雄
扬雄墓扬雄(前53—前18),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口吃不善言,默而好思,曾受教于严君平;汉成帝时,以文见召,作《甘泉》《河东》《羽猎》《长扬》四赋,以华丽词藻为王朝歌功颂德;王莽篡位后,亦以辞赋歌颂之;晚年深感辞赋徒有华丽之表于世无益,转而研究哲学和训诂学,成果卓著,著述颇多。扬雄墓位于成都郫都区。
3、何武
何武墓何武(?—3年),蜀郡郫县(今四川成都郫州区)人;因举贤良方正任谏大夫,迁扬州刺史、兖州刺史、司隶校尉、京兆尹、沛郡太守、廷尉、御史大夫、大司空,封汜乡侯;后被王莽诬陷,自杀。何武墓位于成都郫州区一中校园内。
4、黄忠
黄忠墓黄忠(?—),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本为刘表部下,后归刘备,是刘备夺取益州的主要功臣;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年),以老迈之身在定军山斩杀曹魏大将夏侯渊,威震敌胆,晋升征西将军;刘备称王后,任后将军,赐爵关内侯。黄忠墓位于成都西郊营门口乡黄忠村。
5、刘备
刘备墓刘备(—),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早年以织席买履为业,但有大志;东汉末年,因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得授安喜县县尉;兴平元年(年),因救援徐州有功,得任豫州刺史,次年领徐州牧;建安元年(年),升任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建安三年(年),与曹操联合击败吕布,晋升左将军;建安十二年(年),三顾茅庐求得诸葛亮相助,主仆如鱼得水;次年,联合东吴大败曹操于赤壁;建安十九年(年),占据西蜀,三国鼎立态势形成;建安二十六年(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章武元年(年),因关羽、张飞相继被害,迁怒于东吴,大举兴兵讨伐,蜀吴联盟不存;章武三年(年),在夷陵之战中被东吴击败,退守白帝城,不久病逝。刘备墓位于成都武侯祠内。
6、刘湘
刘湘墓刘湘(—),四川大邑人;毕业于四川陆军速成学校;年辛亥革命后任陆军第一镇第二标少校差官;年3月被北洋军政府授予少将军衔;年12月晋升中将军衔;年3月任川军第一师师长、第二师师长;年7月,被推举为四川各军总司令兼省长;年因四川内部各种派系角力,一度退避山野,次年再度出山,加入与各地军阀的混战中;卢沟桥事变后,请缨出川抗日,年1月20日病逝于汉口。刘湘墓位于成都武侯祠西侧。
7、邓锡侯
邓锡侯墓邓锡侯(—4),四川营山人;出身贫寒,曾入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辛亥革命前加入四川新军;历任护国军营长,川军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集团军总司令;卢沟桥事变后,率部出川抗战,参加台儿庄会战;7年任四川省主席;9年12月通电起义;9年后任四川省副省长。邓锡侯墓位于成都磨盘山公墓。
8、戴季陶
戴季陶墓戴季陶(—9),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早年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历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墓位于成都昭觉寺内。
9、王铭章
王铭章墓王铭章(—),新都(今四川成都新都区)人;年入读四川陆军小学堂,历任川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年晋升陆军少将;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第四师师长,年晋升陆军中将;年3月17日在台儿庄会战中壮烈牺牲,追赠陆军二级上将。王铭章墓位于成都新都区。
10、艾芜
艾芜墓艾芜(—),新繁县(今四川成都新都区)人;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南行记》、长篇小说《山野》《百炼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