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冻,又到打边炉的好时节!
点一碟撒尿牛肉丸?
又或者来一碟虾饺?
热辣辣,香喷喷,而且不一定外出,在家吃也好方便!但是,喜欢在超市买虾饺、牛肉丸的朋友注意了:22日,成都日报记者从成都郫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获悉,成都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因被查出以鸭脖皮、冻杂油等原料冒充牛肉、虾肉等原材料生产牛丸、虾饺,被处以罚款元。
据郫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年3月21日至4月25日,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工作人员对辖区八处流通点销售的成都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年11月24日至年3月1日期间生产的八个批次的撒尿牛肉丸、鲜虾脆等冷冻食品进行了抽样送检,检验结果均不合格。年3月25日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江北畅想食品经营部销售的成都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年3月1日生产的撒尿牛肉丸进行了送样抽检,抽检结果不合格。(下称上述为九批次产品)生产日期间隔近俩月两批牛肉丸均未检出牛肉3月21日至4月25日,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工作人员对郫县、崇州、新都、大邑、武侯区的八处流通点销售的该公司去年11月24日至今年3月1日期间生产的八个批次的撒尿牛肉丸、鲜虾脆等冷冻食品进行抽检,结果均不合格。3月22日,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工作人员对郫县郫筒镇南大街大德巷13号的郫县星光华联副食超市销售的成都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1月4日生产的“海王妃”撒尿牛肉丸抽检,未检出牛源性成分。这就是说其中未检出含有牛肉。同样,3月25日,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对江北区畅想食品经营部销售的成都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3月1日生产的“海王妃”撒尿牛肉丸进行抽检,也未检出牛源性成分,但检出了鸭源性成分。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对该公司去年11月24日生产的“海王妃”牛肉丸抽检中也检出了鸭源性成分。这也就是说牛肉丸中加了“鸭”。同样是3月22日,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工作人员对大邑县晋源镇围城路东段的大邑县晋源镇高玉莲冷冻食品门市销售的成都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1月7日生产的“海王子”撒尿牛肉丸抽检出鸭源性成分。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工作人员对大邑县晋源镇大邑大道号的成都市鲜道餐饮有限公司进购的成都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去年12月22日生产的“海王子”撒尿牛肉丸也检出鸭源性成分。生产日期相隔近4个月鲜虾脆中均抽检出“鸭”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还抽检了该公司生产的三个批次的鲜虾脆,尽管生产日期相隔了近4个月,但每个批次均检出了鸭源性成分及猪源性成分。3月21日,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工作人员对新都区新都街道西街菜市场1号的新都区心雨水产品经营部销售的成都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去年12月7日生产的鲜虾脆(肉糜类制品)进行抽检,检出鸭源性成分及猪源性成分。3月22日,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工作人员对大邑县晋源镇市南巷91-93号的大邑县晋源镇肖氏水产品经营部销售的成都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2月16日生产的“海霸王”鲜虾脆(肉糜类制品)进行抽检,检出鸭源性成分及猪源性成分。3月23日,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工作人员对崇州市崇阳街道马家碾标准化菜市场A区4号的崇州市崇阳小赵冷鲜店销售的成都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去年11月30日生产的“海霸王”鲜虾脆抽检,也检出鸭源性成分及猪源性成分。4月25日,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工作人员还对武侯区盛丰路号的四川永辉超市有限公司成都武侯区双楠分公司销售的成都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去年11月27日生产的“海霸王”菌菇燕肉脆饺进行抽检,检出鸭源性成分及羊源性成分。海霸王不否认已全部售出,无法召回今年5月11日、6月6日和6月22日,郫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依据不合格检验报告对位于郫县安靖镇雍渡村的成都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了执法检查,现场检查该公司均在进行肉丸类产品的生产,未发现上述几批次产品。郫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但在此次执法检查中,该公司原材料冻库中发现有冻杂油(伊赛牛肉)和鸭脖皮原材料,执法人员现场对上述两种原材料进行了拍照取证,并对不合格批次产品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召回通知书和检验结果告知书。
成都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原材料冻库内的冻杂油和鸭脖皮原材料图据郫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
在成都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原材料冻库中,执法人员发现的冻杂油(伊赛牛肉)和鸭脖皮原材料。图据郫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同时,执法人员提取了上述九批次产品的生产销售记录表和产品领料单复印件。成都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对上述九批次产品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无异议,不要求复检,且上述九批次产品确系该公司生产。上述九批次产品被判定不合格的产品现已全部销售至终端市场,无法召回。罚款40余万元据郫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按相关规定,案件处罚金额2万元以上的案件,必须经过案审委员组进行合议。今年8月4日,郫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案审委员组对本案进行了裁决,经核算被判定为不合格的九批次产品货值金额为元,违法所得元。”该负责人表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对该生产企业给予:罚款元,没收违法所得元,合计罚没款元的行政处罚。
还有多少“挂牛头卖鸭肉”的假冒产品?
打边炉还有哪些食材可能造假?教你一招辨别!1:双氧水、甲醛浸泡的毒牛百叶
年11月5日凌晨,广东顺德警力将涉嫌加工销售毒牛百叶的犯罪嫌疑人罗某、涂某抓获,现场缴获毒牛百叶近斤。为牟取暴利,从年开始,他们为了美化牛百叶的卖相,用“双氧水”将其漂白;为了保鲜,则直接往牛百叶中添加甲醛;而为了使牛百叶吸收水分发胀变重从而翻倍获利,不法商家则往牛百叶中添加工业碱。为逃避执法部门的检查,他们将加工点藏在出租屋内,通过电话下单,每日凌晨根据客人提供的车牌号码进行秘密交收。办案民警称,这对夫妻日均销售毒牛百叶约斤。如何辨别毒牛百叶:据办案民警介绍,毒牛百叶的卖相相当好,首先由于漂白过,都相当白;其次就是发酵增重过,会比较粗大,比较重。顺德区食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毒牛百叶由于添加了一些有毒物质,本身会残留一些异味,市民可通过嗅觉辨别;再就是毒牛百叶卖相特别好,一般粗大肥厚。2:“注针”雪花肥牛!“雪花牛肉”一直以来备受大家钟爱,它拥有着诱人的香味和爽滑的口感,更是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许多人好这一口。但是一些不良商家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他们竟然人工注入脂肪,给普通牛肉作假“身份证”,摇身一变成为昂贵的雪花牛肉。最近网上曝出,一块廉价生牛肉轻易变身高档雪花牛肉的消息。在注脂机里,上百根约二十厘米长的针插入廉价牛肉,将液体脂肪注入其中,就能做成带有白色脂肪纹路的“雪花牛肉”。
牛肉加工业内人士:注射很简单,把牛肉脂肪先液体化,然后均匀的注射到牛肉里,注射过程中,只要控制好针法和密度,各种牛肉都可以用来加工。注射后急冻,冻好的雪花牛肉很难辨别。吃了会有什么后果?注脂牛肉在生产过程中容易有添加剂或者细菌超标的风险,专家也分析说,注脂会影响身体健康。重点!怎样分辨真假?
3:腐竹能烧,竟是添加橡胶、硼砂?真相是……涮火锅,很多人最爱的食物就是腐竹。然而,腐竹的传闻经常漫天飞舞,餐桌上吃得不放心,日子便过得不滋润。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