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北京中国古典都城的百科全书
TUhjnbcbe - 2024/3/5 17:09:00

中国有七大古都,按建都年代的先后,依次为安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其中,前面的六大古都,都是某一历史阶段的产物,只反映了进程中的局部形态。北京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最后一个都城,无论中轴线及其对称的格局,还是宫廷、民居、园林建筑,都代表了都城的最完美形态,蕴含着历代都城的建城理论、建筑符号。

深邃的中华文化观

据《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根据《周礼·考工记》绘制的王城图

北京中轴线布局就是依据这一建都理论发展起来的,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崇尚“中”的文化思想。这种中轴布局,不仅体现在城市形制上,也存在于礼制建筑、园林、四合院中。

“中”本是古人测天的仪器,由对宇宙的观察中,得出“中”的空间概念,将自己生活的地域称作中国。这种关于空间意识的“中”,是人的主体意识的一次历史性觉醒。后经儒家发展为中和、中庸的哲学,深化为对宇宙秩序的认识,即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宋明理学阶段,“中”发展为整个华夏民族凝固的民族意识、历史意识,融合政治伦理、道德规范,培育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都城建筑中的中轴布局,即是对“中”和“中国”观的一种文化认同。

中轴布局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时间观。中轴布局的南北向空间延伸,反映了古人对北极星的崇拜。在农业文明时代,我们的祖先是依赖北斗七星位置的变换,制定二十四节气的。在星象观察中,他们还发现,北斗的运转,总是围绕着北极,北极恒定不动,满天繁星拱卫着它。将这种天象移植到人类社会,形成了“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政治秩序理念。体现在建筑中,既以南北轴线为中心、北向为尊,又注重群体建筑的纵向延伸和横向对称,形成拱卫中心的格局。

充分体现尚中文化观、宇宙观的北京中轴布局,是历代都城累积发展的结果,特别是三国时期及南北朝时期的邺城和洛阳,堪称是北京形制的起源。三国时期,曹魏都城邺城(—年,在今河北省漳县和河南省安阳县交界处)第一次利用东西向穿城大道把全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北朝时期,东魏迁都于邺,于邺城之南重建新都(—年建成)开创了先规划后建城的历史,并使中轴线第一次处在真正的城市几何中轴线上。魏、西晋都城洛阳(—年),在宫前南北主街“铜驼陌”(铜驼街)左右两侧分别建太庙和太社——象征皇权和政权的主要建筑群,第一次实现了“左祖右社”的格局。北魏时期的洛阳(—年建成)又将“铜驼陌”自宣阳门向南延伸,渡过洛水浮桥,直抵表示皇权受命自天的祭天圜丘,并在旧城外新建了一个巨大而规整的外郭,开创了中轴线抵达圜丘和都城外郭建设的先例。元大都继承了上述古都的中轴布局,在刘秉忠设计和主持下,元大都中轴线是在严格测定的基础上选定的,并在北端部分(稍西)第一次建鼓楼、钟楼,完善了中轴线的建筑群,为传统都城最终形制奠定了基础。

年《京师五城坊巷图》

明初都于应天(南京),以凤阳为陪都。永乐十四年(年),将都城迁往北京,“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宏敞过之”。其中,宫城的改建,扭转了元朝“逐水而居”以太液池为中心安排大内正朝与太子府、太后宫、皇妃宫的格局,恢复了汉族传统的前朝后寝的形制。为仿照南京和凤阳都城后都有镇山的形制,还在宫城之北,人工堆造了“万岁山”(景山)。复将钟鼓楼向东移到全城轴线上,从而使宫城与全城中轴线完全重合。又将太庙和社稷坛安排在宫城前、皇城内。同时,向南扩展都城城墙,在延长了的千步廊两侧布置五府六部。

绚丽的民族特色

北京是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都城。历史上,无论中原汉族,还是来自草原大漠、白山黑水的少数民族,都曾在这里生息发展,为北京的建筑绘上了多民族的绚丽色彩,使其成为国家的象征。

清代,中华多民族统一国家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北京成为民族盛会的中心。京师中央机构设有理藩院,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还制定有年班制度,规定内外蒙古、*和西藏的王公贵族等上层人士,分班轮流进京,觐见清帝,每年有一定的班数,称作“年班”。此外,蒙古王公台吉(清时蒙古贵族封爵名)每年还须来京听事。

作为文化载体,北京的建筑具有多民族特色。例如,紫禁城中的坤宁宫,仿照盛京的清宁宫整建,呈东北民间口袋房的样式,宫门偏在东南隅。在这里举行的日祭和保婴求福年祭,保持着萨满教的古老习俗,洋溢着白山黑水的浓郁乡情。此外,东长安街上还有堂子建筑,是清帝举行萨满教大祭的场所,由于这种祭礼属国祀,除了萨满神,还供奉着儒教、佛教的神祇,礼仪融入了汉文化的因素,不似内廷的原生态祭仪。除了满族特色的建筑,在西苑南海瀛台,乾隆二十三年(年)建有宝月楼。其对面西长安街南侧建有回回营,具有维吾尔族建筑风格。当年天山南路回疆平定后,迁至京师的维吾尔族人编为一个佐领聚居于此,流传着香妃的故事。

故宫坤宁宫

北京还有很多藏族风格的建筑。清朝奉行崇奉藏传佛教(喇嘛教)的政策。早在顺治八年(年),清廷即于琼华岛上建筑白塔寺(后改称永安寺),这是一座典型的藏式寺庙建筑。同年,清帝召见五世达赖,于安定门外建东黄寺,供其居住。此后,陆续改建或新建藏传佛教寺庙三十余座。其中,乾隆九年(年),将雍正藩邸改建成雍和宫,是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庙宇,设有金奔巴瓶,专门举行蒙古地区活佛转世灵童确定仪式。乾隆十五年(年),清廷在紫禁城内西部原明朝道观旧址上建雨花阁和中正殿。此乃藏汉合璧建筑,宫内喇嘛在这里唪经。乾隆四十七年(年),西黄寺建清净化城塔,纪念在京病逝的六世班禅。

悠久的历史文脉

北京的建筑承载着宏富的历史信息,体现了一脉相承的美学思想和建筑语汇。

目前,我们看到的紫禁城内的太和殿,是康熙三十四年(年)建成的。康熙十八年(年),太和殿曾被火烧毁。为重建,清廷曾派出四路官员分别前往福建、两广、湖广和四川采办楠木,终因无法找到巨大殿材,只得决定以塞外“大而可用”的松木代替。重建的太和殿,为了符合正殿“九五之尊”的制度,将东西尽间,建成与其他九间相隔的夹室。结果,不但使大殿主体依然为九间之制,且因夹室的建造,使太和殿更符合古代宗庙两端有序(即夹室,用作存放高祖以上的神主)的形制。这项工程的主持人,是著名工匠梁九,时年九十岁。他的师父是明代工程师冯巧。新建的太和殿为防止火灾,取消了斜廊和平廊的建筑,使其与两侧的廊庑不再相连。虽然造型不像此前那样玲珑,却使太和殿更加巍峨壮丽。

传统的殿廊接连的宫殿形制并未在北京消失,20世纪30年代初建成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主楼即是按照唐代长安宫、大明宫的形制设计建造的。其特点是主殿、两翼庑殿、后殿用回廊、杰阁联系在一起。北平图书馆主楼重檐琉璃瓦、左右两翼有东西向重檐庑殿,并有暗廊连接后楼。整个建筑物矗立在崇阶丹墀上,由汉白玉石栏围绕,犹如华美的宫殿。这座建筑虽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却成功地展现了盛唐风采,延续了传统建筑的文脉。对如何处理好发展与继承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国立北平图书馆主楼

北京园林集历代园林建筑之大成,堪称东方园林之都。由清代最终完成的北京园林建筑包括:大内御苑西苑(三海),离宫御苑畅春园、圆明园和清漪园(颐和园),行宫御苑南苑、静宜园和静明园。其中,位于西郊者有畅春园、圆明园、静宜园、静明园和清漪园,又称作“三山(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这些建筑几乎包罗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全部个体、群体的形式,既洋溢着富丽堂皇的皇家气派,又容纳了江南文人园林的幽雅旖旎、寺观园林的古朴清丽,同时还将体现升平景象的繁华阛阓与飘逸着稻香的山村野景糅合得天衣无缝。

年国立北平图书馆建筑新馆求赠圆明园东门外石狮致管理颐和园事务所函(北京市档案馆藏)

在皇家园林中,东海神山是古老的传统命题,自秦朝在兰池宫最早塑造海中仙山,此后被历代皇家园林所模仿,一直延续到清代。西苑瀛台、琼华岛殿宇楼阁的大规模兴建,圆明园福海中“蓬岛瑶台”三岛以及“方壶胜境”的设计,清漪园昆明湖中南湖岛、藻鉴堂和治镜阁的鼎立,都体现了对东海三仙山——蓬莱、方丈、瀛台的向往。

清代中国南方,特别是苏杭一带,经济繁荣,人文鼎盛,私家园林甲天下。康熙、乾隆数次南巡,流连于名园佳境。或携图而归,或邀匠师将江南景致“移天缩地”于京师。西苑南海有“千尺雪”园,仿自吴中寒山名园。北海琼华岛北侧的临水延楼,意在摹拟镇江北固山的“江天一揽”。圆明园有“西湖十景”之建,复有狮子林、鉴园、如园、小有天园和安澜园等数园的移植和仿造。清漪园昆明湖中横亘着苏堤,万寿山东麓坐落着仿自无锡寄畅园的谐趣园。这些建筑,都充分说明了北京也是中国园林建筑的百科全书。

城市作为文化载体,发挥着传承文明,维系历史记忆的作用。失掉了载体,也就失掉了历史、失掉了民族的记忆。我们应该珍惜和尊重城市文明的延续性,充分认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意义。北京是中国古典都城建筑理论和实践的最终结晶,是中国古典都城的百科全书,集中体现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延续性,具有世界的唯一性。

作者:吴建雍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中国古典都城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