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朱木兰的棕艺人生
TUhjnbcbe - 2024/2/25 17:07:00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

一条条形似挂面的五颜六色的棕丝,在朱木兰的手中瞬间变成了一个个具有时尚感的凉帽、简易的杯垫、耐用的鞋子、形态各异的动物……

即便是无用的草果秆,也能华丽转身为精美的包包、各种形状的篮子和罐子,这也许就是朱木兰的“棕编情结”,是她对棕编最热烈深沉的爱。

四川省级新繁棕编代表性传承人朱木兰

01

事业中的苦与甜

朱木兰曾是郫县的一位普通村民,因家庭贫困,从小就养成了坚毅果敢的精神,喂猪、割草、推磨、养兔等农活都能独立地做。

朱木兰嫁到新都区新繁镇万安乡后,便与棕编结下了缘分。年,她开始向潘丰顺(朱木兰的先生)的奶奶和父母学习棕编技艺。

从那以后,她就一头扎进了棕编的世界。在奶奶与公婆的悉心指导之下,她练就了一身“绝活儿”,凡能用棕编编织的东西,她都会大胆尝试。

凭着这双巧手,她把小家庭经营得愈发红火。她依稀记得,最初学棕编之时并非一帆风顺,很多时候花了几天时间编织出的东西都成为“废品”,虽然功亏一篑,但她并未中途放弃,反而更加执着。

新繁棕编日用品

那时棕编小包五角钱一个,朱木兰编织出来卖,再用卖来的钱买油、买盐、买酒、买衣服,以此补贴家用。

年,新都县外贸公司在新繁镇设立了棕丝厂,棕丝厂又在新繁镇各乡设立了收购站和加工点。朱木兰所在的万安乡棕丝加工点由于要增加人员,以巧手闻名当地的她毫无意外地被选中。

朱木兰的主要工作就是给粗加工的棕编帽收边,她领了五顶帽子回家,熬夜把边收完,本以为大功告成,但做出的帽边却又紧又硬,最后检查结果均不合格。

但她并没有灰心。朱木兰仔细查找原因,发现是编织的方法不对,棕帽收边要用“人”字编织法,然而这一编织法她又不太懂,听说厂里的陆婆婆是一个棕编好手,她就去向陆婆婆拜师学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概说的就是朱木兰这样勤奋、认真的人。在学习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朱木兰就成为万安乡棕丝加工点棕帽收边做得最好、最快的人。

仅几年时间,朱木兰习得了近乎所有棕编技艺,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她对棕编的喜欢、耐心与坚持。

新繁棕编日用品

“棕编增加了我的收入,也改变了我的命运。”朱木兰说道。

然而,由于社会发展,经济体制的改变,年,国家撤销外贸站,新繁镇的棕编经营就此中断,棕编发展陷入低潮,身怀技艺的朱木兰迫于生计,也不得不面临转行。

在棕编发展最困难的那几年中,朱木兰学过裁剪、当过裁缝、做过板鸭,还曾到射洪县、郫县三道堰开办裁剪培训班。

她打趣道,那时她学什么都眼疾手快,仅学了一个月裁剪就出去教学、摆摊、当师傅。

新繁棕编作品:棕垫(左)、坛子(右)

不过兜兜转转,她心里最放不下的还是棕编。棕编于她,已经有着一种朴素而深刻的感情。

年,朱木兰开办工厂,年发展成为成都荣龙帽业有限公司。对朱木兰而言,这是她对棕编的执着,她要坚守住老祖宗留下的文化。

然而这一切都并非易事,采购原料、收购产品、开拓市场、销售产品,全靠自己。其中,开拓市场对她来说是最难的。

那段时间,光华街、红照壁街、太升南路总有一个四处奔波的身影,朱木兰见缝插针、投石问路,先打通成都市内销路。

为更好传承新繁棕编,朱木兰把展馆设在自己家里

一次偶然,她与有棕帽需求的云南老板黄秦华取得联系。那时没有电话,只凭一封书信来往。

得知黄秦华的需求量并不大,只有顶帽子,但时间紧迫,朱木兰二话不说,立即答应,连夜赶工。完成后,坐上火车奔向云南,下车后边走边问,找到了黄秦华,终于做成了省外的第一笔生意。

拿到了第一桶金后,朱木兰发展棕编的干劲更大,常常前往云南开拓市场。但仅有云南市场还不够,年,朱木兰又一个人前往广东、浙江,共联系合作了三十多家帽业厂家,她的棕帽市场从此就彻底跑“活”了。

新繁棕编作品

她说:“我们不看棕帽产业创造的价值,我们就看纳税多不多,年,我们厂就缴纳了七万多的税款,被表扬为‘纳税大户’。”

年下半年,看着棕编市场发展前景越来越好,朱木兰在新繁镇*委、政府、妇联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新繁镇妇女棕编协会,长期对会员(当地农村妇女)免费开展技术培训,并收购销售会员产品,带领当地多名妇女创收致富。

后来又成立新繁镇棕编合作社,到年,合作社吸纳社员高达人,那时的年收入就有多万元。

朱木兰相信有许多人和她一样,喜欢棕编这样的民间工艺,她也坚信棕编永远不会消失,她把对棕编的喜爱发展成为自己的事业,也带动周围的街坊邻里干副业,增收入。

02

一分辛苦一分才

朱木兰是位普普通通的人物,精湛的棕编技艺都离不开她的不懈努力、与时俱进、大胆创新。

也因于此,年11月,新繁镇的棕编被成都市政府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当时,对她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还十分陌生,但只要对棕编有好处,只要有益于传承,她就会全力支持,全身心投入。

那时被称为“新都棕编”。后来,朱木兰用“新繁棕编”这个名字注册商标,新繁棕编从此在该领域名声大噪。

小棕编艺人的作品

年,新繁棕编又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朱木兰先后成为成都市级、四川省级新繁棕编代表性传承人。

“是新繁棕编造就了我,我也肩负着传承、发展新繁棕编的责任”。回忆起新繁棕编多年的历史,朱木兰说在清代嘉庆末年,新繁妇女就有“析嫩棕叶为丝,编织凉鞋”的传统。

当地民间还流传着“打不来棕叶子,你就嫁不落(出去)”的谚语,男的做饭,女的编织棕编是新繁镇的常态。以前新繁到处都是编帽子、编书包的,只要你见到一颗大树下面有阴凉的地方,全是坐着编织的人,编帽子的就是“噗……噗……”的吹水声,编鞋子、编书包的就是“咕……咕……”的拉叶子声。

“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财富,绝对不能丢。”让新繁棕编代代相传,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是朱木兰心中最大的目标。

让棕编与时俱进,最关键的就是要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朱木兰别出心裁,创造了许多新“品种”,在编法上也进行了一些改进。

为了创新,朱木兰专门去学习了绘画、锦绣,并找出二者与棕编融会贯通之道。

经过不断地尝试与研究,最终独创出了棕编画《熊猫》,并凭借这幅作品在年10月首届中国杭州亚太传统手工艺博览会获得展示(展演)奖,成为新都区非遗项目首个国家级奖励获得者。

棕编熊猫是朱木兰颇为自豪的创新

这一作品后来又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荣获工艺美术创意奖。她自豪地说:“别人都是用线绣上去的,而我的是把棕叶劈开成细丝编织成的。”

如今68岁的朱木兰,已经创造出了许多作品,如棕编耳环、棕编香囊项链、棕画、棕编熊猫、棕编凳子、棕编收纳箱、棕编枕头等。

对于创新,朱木兰也从未止步。为让更多人知晓新繁棕编,朱木兰会主动参加非遗进校园活动,她还常去新繁镇的繁江小学授课,她的课每年都排有八九十节,繁江小学还专门建设了新繁棕编体验馆。

繁江小学新繁棕编体验馆内,孩子们沉浸在棕编的世界

与此同时,朱木兰与成都市残联和新都区残联合作,教授六七十名残疾人编制新繁棕编,编织的东西由朱木兰收回,帮助他们售卖。

在新繁棕编展厅,还摆放着众多残疾艺人编织的精美工艺品,旁边还写着他们的名字与残疾等级或售卖价格。

不过,最令她自豪的还是开发草果秆。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福贡县、贡山县为重点)是第一批10个“非遗+扶贫”的重点支持地区之一。

当地的草果秆随处可见,牛不吃羊不碰,没有什么利用价值。朱木兰听闻通过技艺扶贫能为当地带来经济收入,于是将新繁棕编传统技艺创造性地运用在当地草果秆上,而这一过程她仅用了1个多月时间。

“你不知道,为了把草果秆划成能用的丝,再把丝编成产品,哭了多少场,熬了多少夜。几乎每天两点多睡觉,四点就起床研究。”草果秆很脆,编织时很容易断,刚开始朱木兰拿它实在没办法,但她仍然坚持研究,最终克服了这一加工难题。

云南怒江草果编展厅部分陈列

年3月12日,朱木兰与肖志(朱木兰接触草果秆,离不开成都和佳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泸水分公司负责人肖志的功劳)拿着新研究出的作品,一顶帽子和两个包包,前往怒江,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看后万分惊喜:“贫苦农民终于有致富的办法了。”

之前被视为“废品”的草果秆,经朱木兰挖掘,短时间就实现了“华丽的转身”,成为当地贫苦农民的生活来源。

年4月6日,朱木兰带领团队6人开始在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托坪村、知子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等地进行草果秆编织培训。

参加培训的总共有多人,现在她们都基本掌握了一些基本日用品的编织技艺,其中有70多人都已经通过草果秆编织技艺就业,获得了收入。

怒江农民正在学习草果秆编织技艺

草果秆编织,就如同一丝亮光,点亮了他们未来的希望。

朱木兰在培训之余,也在思考如何提高草果秆的编织技艺,如何让丝线越来越细,怎样让产品越来越精致,怎样创新出更多被当代人喜爱的产品——所谓“心在一艺,其艺必工”,这就是朱木兰对棕编精进不休的态度。

朱木兰和她的团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来自四川的非遗力量。

朱木兰学员的棕编作品

年10月17日,朱木兰获得“中国怒江草果编织第一人”荣誉称号;年1月,朱木兰得到了在云南调研脱贫攻坚工作的胡春华副总理的鼓励。

不忘初心,方能成就匠心,正是对新繁棕编最真挚的热爱,朱木兰的“棕艺”人生才越走越远,越走越亮。

-TheEnd-

1
查看完整版本: 朱木兰的棕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