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古代名医三句话简介周汉晋篇
TUhjnbcbe - 2023/10/24 19:01:00

董奉,东汉(年—年),又名董平,字君异,号拔墘,候官县董墘村(今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龙田村)人。学术特点:董奉医术高明,与谯郡的华佗、南阳的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为杏林文化的开山鼻祖。董奉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轻病愈者栽杏1株。数年之后,有杏万株,郁然成林。春天杏子熟时,董奉便在树下建一草仓储杏。需要杏子的人,可用谷子自行交换。再将所得之谷赈济贫民,供给行旅。后世称颂医家“杏林春暖”之语,盖源于此。代表著作:无。

鲍姑,晋代(约公元-年),名潜光,陈留郡(今开封陈留)人,医家葛洪之妻。学术特点:中国古代四大女名医(晋代鲍姑、西汉义妁、宋代张小娘子、明代谈允贤)之一。精通灸法,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她以专治赘瘤和赘疣而闻名于时,以艾线灸人身之赘瘤,一灼即消,疗效显著。代表著作:无。(后人认为,她的灸法经验可能渗入到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据分析,葛洪不擅长灸法,他的精力主要集中于炼丹和养生上。《肘后备急方》中收入如此丰富的灸方,可能与擅长灸法的鲍姑有密切的关系。)

义妁,西汉(生活于西汉时期),河东(今山西省夏县北)人。学术特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女医生,被誉为巾帼医家第一人。因医术高超被召入宫,专为皇太后治病。是中国古代4位女名医(晋代鲍姑、西汉义姁、宋代张小娘子、明代谈允贤)之首。代表著作:无。

文挚,战国(约生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初年),原籍为宋国。学术特点,战国时代名医。关于他的生平事迹,正史无传,其生平事迹,仅《列子》和《吕氏春秋》有片断记载,后世的《医说》《历代名医蒙求》《古今医统》及《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等书,略有所载,其事迹大多引自上述两书。代表著作:无。

医缓,春秋(生卒年不详),其姓不详,名缓,因以医职,人称医缓。学术特点:中国春秋时期秦国的医家。曾为晋景公治病,指出病在“膏之上,肓之下”,病重不治。代表著作:无。

医和,春秋(公元前6世纪)。学术特点:春秋时期秦国医生。他提出疾病非鬼神所致,而因自然界气候的异常变化引起,提出阴、阳、风、雨、晦、明的六气致病说,认为六气是导致各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代表著作:无。

张仲景,东汉(约公元~年——约公元~年),名机,字仲景,东汉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穰东镇)人。学术特点: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代表著作:《伤寒杂病论》。

葛洪,晋代[约生于晋太康四年(公元二八三年),卒于东晋兴宁元年(公元三六三年)],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人。学术特点:他是古代一位鼎鼎有名科学家,在医学和制药化学上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造,在文学上也有许多卓越的见解。“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焉;心虽勤而无获矣”。这是晋代科学家葛洪在治学上的一句名言。代表著作:《抱朴子》、《肘后救卒方》等。

涪翁,西汉末、东汉初,其真实姓名及生卒年均不详,涪县(今绵阳市区)人。古代医家名。据《后汉书郭玉传》载:“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即涪江,在今四川省境内),因号涪翁。”治病不论贵贱,皆全力救治不图报酬。后传针术给程高,程高再传于郭玉,后来郭玉成为东汉时期的一代名医。涪翁所著《针经》、《诊脉法》等,均失传。

程高,西汉末、东汉初,广汉(今遂宁县东北,或今射洪县)人。隐士医家。他是继扁鹊之后又一个对医疗社会与心理有研究的医家。

郭玉,东汉(公元1~2世纪),东汉广汉郡(今四川新都县,一说广汉县)人,是汉和帝时最负盛名的医学家。

皇甫谧,东汉(年—年),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郡朝那县(今甘肃省灵台县)人,后徙居新安(今河南新安县。学术特点:三国西晋时期学者、医学家、史学家。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并被誉为“针灸鼻祖”。代表著作:《针灸甲乙经》《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列女传》等。

王叔和,汉未至西晋(生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即公元年),名熙,以字行,高平(今山西省境内)人。学术特点:晋代医学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著有《脉经》,总结汉以前有关脉学之成就,系现存我国最早脉学专书,对古代的脉学影响甚大。另对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进行整理,该书因战乱而散佚零乱,几至失传。王氏重新加以编次,将《伤寒杂病论》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始于王氏,使之不可湮没。后世虽有人对他的整理加以非议,但多数人认为其功不可没,张仲景之学借王氏之编修整理才得以保存下来。另著有《论病》六卷,未见传世。代表著作:《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华佗,东汉(约公元年-公元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学术特点: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代表著作:《青囊书》(已佚),至于现存的华佗《中藏经》,那是宋人的作品,用他的名字出版,但其中也可能包括一部分当时尚残存的华佗著作的内容。

淳于意,西汉(约前年—约前年),又名仓公,姓淳于,名意。西汉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学术特点:古代医家名,精医道,辨证审脉,治病多验。写出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医案。《史记》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例医案,称为“诊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

扁鹊,春秋战国[(公元前四○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年)]姬姓,秦氏,名越人,渤海郡鄚人。学术特点: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奠定中医学切脉诊断方法,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与他有关的两个医案:一个是用脉诊的方法诊断赵子简的病,一个是用望诊的方法诊断齐桓侯的病。代表著作:《难经》(传世)、《内经》。

甄权,南北朝[约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卒于唐贞观十七年()],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学术特点:甄权于针灸术造诣尤深,兼通药治。甄权通颐养之术,提出吐故纳新可使肺气清肃,是健身延年的有效方法;并主张饮食不必甘美。代表著作:《针经钞》、《脉经》、《针方》、《明堂人形图》、《脉诀赋》等。

许胤宗,南北朝[约生于南朝梁大同二年(),卒于唐武德九年()],一作引宗,许氏乃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学术特点:许氏以医术著名,精通脉诊,用药灵活变通,不拘一法。许氏诊病问疾,重视切脉,以探求病原,主张病药相当,不宜杂药乱投,唯须单用一味,直攻病所。一生诊脉用药,独具特色。代表著作:无。(许胤宗医术高明,有人说:“公医术若神,何不著书以贻将来?”胤宗答道:“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又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且古之名手,唯是别脉,脉既精别,然后识病。……脉之深趣,即不可言,虚设经方,岂加于旧。吾思之久矣,故不能著述耳。”)

徐之才,南北朝[出生不详,武平三年(年)卒],南朝丹阳(今安徽当涂)人。学术特点:徐之才是南北朝时期一代各医,人称“东海徐氏”。所撰有《药对》及《小儿方》,尤其对本草药物及方剂研究较深,故而有人把后世之十剂归于徐之才所创。此外,徐氏对妇科也有一定的见解,其《逐月养胎法》实本自先秦时期《青史子》中胎教法而作,对于孕妇之卫生及优生均有重要意义。代表著作:《雷公药对》、《徐王八世家传效验方》、《徐氏家秘方》等。

全元起,南北朝(生卒年不详),史籍育作金元越或金元起的,为南朝时齐梁间人。学术特点:据《南史·王僧儒传》称,全元起在注《黄帝内经·素问》之前,曾就砭石一事造访王僧儒。他的《注黄帝素问》,为我国最早对《素问》之注解。该书虽佚,但宋林亿等在校正《黄帝内经》时,尚得见其书,并引录其《内经·素问》篇名次序。全氏医术高明,当时有“得元起则生,舍之则死”之誉。代表著作:《注黄帝素问》。

陶弘景,南北朝(—),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学术特点: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陶氏思想是释、道、儒三家融于一体的代表人物。就医学而言,是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贡献最大的早期人物之一。代表著作:《本草经集注》、《名医别录》等。

雷斆,南北朝(生平里居未详)。南北朝刘宋时药学家。学术特点:其名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雷氏对药物炮制多有研究,撰《雷公炮炙论》(一作《炮炙方》)三卷,记载药物的炮、炙、炒、煅、曝、露等十七种制药法,内容为历代本草所收录,得以保存,其中有些制药法,至今仍被采用。原书已佚,其中大量内容被收入《证类本草》,今有多种辑佚本刊世。现传《雷公炮炙论》,为近人张骥辑佚本。代表著作:《炮炙论》。

杨上善,隋代[约生于隋开皇九年(),卒于唐高宗永隆二年()],祖籍为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学术特点:编有《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此书保存了早期的《素问》风貌,得到现代学者的重视,是研究《黄帝内经》的重要参考书。代表著作:《黄帝内经太素》、《黄帝内经明堂类成》两书。

巢元方,隋代(生卒年均不详)。学术特点:隋代医家。主持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第一部专论疾病病因和证候的专书。代表著作:《诸病源候论》。

孙思邈,隋代[约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京兆华原人。学术特点: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代表著作:《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是对《千金要方》的补编。

张宝藏,唐代[约生活于公元六世纪。唐贞观年间(~)],字澹,唐栎阳(今陕西临潼)人。学术特点:是中国医学史上官爵最高者。宝藏年已七十,任金吾长,时太京李世民患气痢,诸医屡治无效,于是下诏征医方,宝藏曾患此疾,服乳煎毕拨方而愈,他具疏此方以。太宗服药后,痢即全愈。宝藏因此授三品文官为鸿胪卿,是我国医学史上官爵最高者。代表著作:无。

崔知悌,隋代[约生于隋,大业十一年()],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学术特点:崔知悌自少善于针灸,尤其擅长炙骨蒸之法。其所著《崔氏纂要方》中,也以《炙骨蒸病方》为最著名。另有单行本《崔氏别录》,《外台秘要方》采入,题名《炙骨蒸法图》,即世传崔丞相《灸法》。代表著作:《纂要方》、《骨蒸病灸方》、《产图》、《崔知悌集》、《法例》。

张文仲,唐代[约生于唐武德三年,(),卒于唐圣历三年(年)],唐御洛州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学术特点:曾任侍御医,尚药奉御,善疗风疾,精于灸术。代表著作:《疗风气诸方》、《四时常服及轻重大小诸方》、《随身备急方》、《张文仲灸经》均佚,佚文可见于《外台秘要》。

韦讯,唐代[约生于唐贞观十八年(),卒于开元二十九年()],道号慈藏,唐京兆府(今陕西关中)人。学术特点:古代医家名。曾为道士,精医术,曾为侍御医(~),与当时名医张文仲、李虔纵齐名,曾奉诏与张文仲为苏良嗣诊疾。中宗景龙年间(~)任光禄卿,掌御膳食,时年已古稀,不久告老还乡。他施药济人,巡医于民间,常带一条黑犬随行。玄宗重其术,召其入官,擢官不受,回归故里,世仰为药王。玄宗赐号药王,死后配祀药王庙。民间信奉的药王很多,主要有3个,一是春秋时期的扁鹊,二是唐代孙思邈,三是唐代韦慈藏。代表著作:无。

王焘,唐代(生于公元年,卒于公元年),今陕西省郿县常兴镇车圈村王家台人。学术特点:他是唐代的一位著名医家,其著作《外台秘要》颇为后人称赞。他不存个人偏见,博采众家之长,在《外台秘要》中,他引用以前的医家医籍达60部之多,差不多所有的医家留下来的著作都是他论述的对象,可谓“上自神农,下及唐世,无不采摭”。代表著作:《外台秘要》。

鉴真,唐代[生于唐垂拱四年,(),卒于广德二年()],俗姓淳于,唐代高僧,日本律宗初祖,亦称“过海大师”“唐大和尚”。学术特点:鉴真通晓医学,精通本草,他把我国中药鉴别、炮制、配方、收藏、应用等技术带到了日本,并传授医学,热忱为患者治病,他在日本医药界享有崇高的地威望,人称为汉方医药始祖,日本之神农。日本医史学家富士川游在《日本医学史》中指出:“日本古代名医虽多,得祀像者,仅鉴真与田代三喜二人而已”(富士川游,《日本医学史》)。代表著作有“鉴上人秘方一卷”,又作《鉴真秘方》,其书久佚,佚文可以《医心方》中考见。

王冰,唐代[约生于唐景云元年(年),卒于贞元二十年(年)],号启玄子,又作启元子,里居籍贯不详。学术特点:王冰年轻时笃好养生之术,留心医学,潜心研究《素问》达12年之久。他著成《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为整理保存古医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后人的《素问》研究多是在王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代表著作:《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刘禹锡,唐代(年-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学术特点: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禹锡自幼体弱多病,经常廷医服药。对医药颇有研究。三十年持之以恒,遂成良医。治病用药,讲求实效,不固守古法,提出“弭病于将然之先,而以攻治为后”的预防思想,治病善用单方、验方,并重视收集整理民间医药经验。他曾奉诏参加编撰本草和经方,著有《传信方》二卷,此书包括他在连州时,薛景晦送他的十通方及民间经验效方共五十余首,因每方皆有所据,故以传从为名。其内容涉及临床各科,兼载急救内容,用药具有简、便、廉之特色。

昝殷,唐代[约生于唐贞元十三年(),卒于大中十三年()],四川成都人。学术特点:唐代名医,著名妇产科学家,擅长妇产科和药物学。他精通医理,将数十年治疗妇产科常见病证的临床经验,仿孙思邈《千金方》体裁,撰著成书,名《经效产宝》。《经效产宝》是我国现存最早、流传最广的妇产科专著,对后世医家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具有很高的文献学和临床学价值。他对摄生、食疗也颇有研究,著有《道养方》、《食医心监》各三卷,今亦存。

李珣,五代(生活于九、十世纪)字德润,五代时前蜀梓州(今四川三台)人。学术特点:李珣对药学颇有研究,他曾游历岭南,饱览南国风光,认识了许多从海外传入的药物。著有《海药本草》六卷,以引述海药文献为特点,据现存佚文统计,全书收录药物种,其中96种标注外国产地。如:安息香、诃梨勒出波斯,龙脑香出律因,金屑出大食国。此外书中记述了药物形态、真伪、优劣、性味、主治、附方、服法、制药法、禁忌、畏恶等。有些条文兼载药名解释。书中收载的海桐皮、天竺桂、没药等为当时其它本草著作所未载。惜原书至南宋已佚,其内容散见于《政类本草》和《本草纲目》等著作中。

韩保升,五代(约生活于公元十世纪),五代后蜀(今四川)人。学术特点:古代医家名。后蜀主孟昶在位时(~年),他任翰林学士,曾奉诏主修《本草》。他与诸医详察药品形态,精究药物功效,以《新修本草》为蓝本,参考了多种本草文献,进行参校、增补、注释、修订工作,编成《蜀雹广英公本草》,简称《蜀本草》,共二十卷,附有《图经》,由孟昶作序,刊行于世。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代名医三句话简介周汉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