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沛县杨屯村北出20公里处,有处地方名曰山东滕州。抗战期间,滕州被叫做滕县,这里,经历过一场惨烈的战役。
8月9日,65岁的杨屯村村民李东虎告诉交汇点记者(ID:jhdnews),村子面临搬迁,地下50多具抗战将士遗骨可能受到损害。
中学地下埋葬50多具抗战将士遗骨
“他们都是参加滕县战役的将士。杨屯70、80多岁的村民都知道村东头埋着一队抗战将士遗骨,距今已经有70多年了。杨屯中学马上要搬迁,再不抢救就晚了!”李东虎说,杨屯中学地下埋葬着50多具抗战将士遗骨,一直无人过问。今年5月,传出杨屯中学将搬迁的消息,遗骨的安置与保护问题再次让李东虎牵挂。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年3月,日军南侵,山东省滕州市发生过一场惨烈的城市保卫战。日军包围滕县第三天,守城的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师师长、四川人王铭章以死相搏,壮烈牺牲。剩下的守军坚持至次日中午,日军占领滕县,仅有少数人突围。滕县战役结束后,王铭章的遗体被偷偷运出城,装殓后经武汉、重庆送回家乡四川省新都县安葬。他的副手赵渭宾以及其他牺牲将士由于条件有限,只得就地掩埋。
杨屯中学所在地,该校操场和教学楼地下是埋骨地。
65岁的李东虎就此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调查,他发现上世纪40年代前后,杨屯中学的原址是一座小学。为尊重烈士,学校特意把墓园区域留出并围了起来。解放以后,原址重建杨屯中学,地上已经没有墓园痕迹,而墓地一直没动。李东虎对时间、地点多番查证,认为这些就是抗战将士遗骨,并请村里老人留下文字材料。据老人回忆,当年坟地上是有木质铭牌的,简单写着忠骨姓名和籍贯,籍贯写的是“四川”。
在滕县战役中牺牲的川军将领王铭章。
李东虎的侄儿、沛县医生吕高群告诉交汇点记者(ID:jhdnews),他曾亲眼见过尸骨。上世纪80年代吕高群在杨屯中学读初三,当时学校建新教学楼,挖地基的时候挖出一堆尸骨,这堆尸骨成排排列,约有两排,与当地传统埋骨方式不一样。年深日久,尸骨上没有显著身份特征。当时挖出的只是一小部分,据说教学楼后方的水塘旁还有不少遗骨。
吕高群
吕高群还从当年的杨屯中学冯老师处得知,年,冯老师的叔叔冯子固是沛县县长,负责建设陵墓。沛县是附近6个县抗战大后方,曾有一支抗战将士活跃于此。滕县保卫战失败后,有部分部队在微山湖艰难求生,没有给养,没有番号,杨屯中学所在地掩埋的可能就是他们。
吕高群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