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锁定高质量发展非常时期书写非常答卷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4月30日晚,第26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重启暨中华彩灯大世界恢复开园。这天,距1月23日灯会因新冠肺炎疫情中断,已过去3个多月。几乎同时,成都、遂宁、南充等地的多个灯会,纷纷在“五一”期间重新亮灯。

巴蜀大地的夜晚再度璀璨,恰似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隐喻: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考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危中寻机、机中求变、变中谋新,努力克服疫情和全球经济发展受挫等影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步向前,交出了“总体平稳、稳定增长”的一季度答卷。

定与稳

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信念,专注发展定力不动摇

4月26日,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项目(二期)在成都市新都区正式动工建设,距其一期项目开工建设刚好一年。项目脚步不停的背后,是四川航空产业发展不变的良好态势。

“五一”节后上班首日,四川第二个省级新区——成都东部新区正式挂牌。成都东部新区,定位于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新门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平台、成德眉资同城化新支撑、新经济发展新引擎和彰显公园城市理念新家园。

产业升级迈向新高度,区域经济重塑新格局……每一步落子的背后,都是四川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生动实践。

回首来路,挑战与困难重重。观察四川发展轨迹,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始终是极为重要的视角。

这个视角,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精准施策——聚焦产业体系不优,四川提出扎实推进“51”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体系,着力构建“46”现代服务业体系;

聚焦市场机制不活,四川大刀阔斧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改革领域扎实推进,创新产业活力不断激发;

聚焦协调发展不足,四川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为统揽,加快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战略推进格局,组建区域协同发展投资引导基金;

聚焦开放程度不深,四川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与浙江、广东、重庆、广西、贵州等省区合作。

这个视角,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坚定信心——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十。四川在科学分析省内疫情发展态势基础上果断决策:推动重点企业有序复工。

“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发挥好投资关键作用和消费基础作用”“稳投资、稳外贸、稳外资”“抢进度、赶时间、补损失”……随后3个多月,省委书记彭清华,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多次主持召开会议、下基层调研督导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明确要求要聚焦全年目标任务,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20余位省领导先后深入企业、园区、基地和项目现场,实地查看相关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情况,协调解决调研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

政策取向,经济运行之航标。2月5日,四川出台缓解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13条措施”,3月13日又出台应对疫情稳定和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1个市(州)相继出台贯彻实施方案或配套政策,有序推动政策落地。

同时,省直相关部门制定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市“11条”、释放税费政策红利“税十条”等一系列举措。今年一季度,仅减税降费一项,四川就让利企业亿元。

有效投资,积蓄经济发展后劲。3月,今年全省加快前期工作重点项目名单正式发布。一份名单就是一份宣言:总投资约2万亿元的个项目,瞄准基础设施、产业及创新平台项目等。

3月26日,总投资额高达亿元的个重大项目在四川集中开工。“对比去年四季度,不论开工项目数量还是投资规模都没有太大变化。”经济界人士在解读一季度集中开工项目时这样描述,“在疫情影响如此严峻的情况下,这样的‘稳’来之不易。”

数据对“稳”作了有力诠释: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6万亿元,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的两个翻番目标。今年一季度,四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亿元。分析一季度四川经济数据,3月较1月、2月明显好转。这既反映出四川围绕打赢“两场硬仗”的各项措施取得成效,更折射出复杂经济形势下全省经济发展韧性不断增强。

危与机

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要危中寻机,机中求变

最近,眉山许多餐饮企业感受到大数据带来的利好。通过推出“眉山智慧餐饮”平台,这些企业实现了线上下单、线下无接触配送。

在成都,成都米小酒旗下的谷小酒与“中国第一代网红”罗永浩合作,用一场90分钟的直播卖出万瓶谷小酒。

有人说,年是中国云经济和新基建元年。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数字医疗、数字娱乐……疫情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催生了大量新业态、新模式和新的发展机遇。

抓住机遇,化危为机、创新突围,这既是年四川经济发展的关键词,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针。

以强烈的机遇意识,拓展发展新空间——今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4个月来,川渝两地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密集互动,加速展开全方位合作,谋定任务书、时间表,一大批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加速落地。

唱好成渝“双城记”,四川态度明确:“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新时代四川改革开放的牵引性抓手,以重大战略协同为统揽,以成渝相向共兴为引领,以毗邻地区合作为突破,与重庆市齐心协力、相向而行,举全省之力务实推进、有效实施。”

不仅是川渝合作。一年多来,四川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机遇,加速融入全球经济格局,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区域合作不断加强——相继与重庆、广东、浙江、广西等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加速成型;开放通道不断延伸——成贵铁路开通运行,成自宜高铁全面开工,国际航空枢纽加速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打通;开放平台不断搭建——自贸区建设高质量推进,多个国家开放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获批设立。

一个缩影:今年一季度,成都国际铁路港跨境电商交易量首次突破百万大关,同比增长近21倍,迎来爆发式增长。

以持续创新增强经济增长后劲,做强发展新动能——

3月末,医院里,完成了一项创新:一位姓徐的病人的诊断数据被打上“隐形标签”,在区块链技术的帮助下,医院的专家参与线上会诊,排除了其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

远程医疗、线上教育、工业互联网……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数字经济作为发展最快、创新最活跃、辐射最广的经济活动,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日益重要的驱动力。

捕捉信号,应时而动。年,四川提出构建“51”现代工业体系,其中的“1”就是数字经济;去年10月,四川成功获批成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今年3月,成都提出,面向全球持续发布0个新场景、0个新产品——媒体解读此举:成都发展新经济,不仅吸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或者新产业、新产品,更是通过制度创新汇聚更多新要素。

4月14日,一项“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合作协议在川渝两地之间达成,两地将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打造一体化技术交易市场,探索建立科技政策异地共享机制,建立成渝地区创业孵化“双城联动”合作机制……更多创新关键词,使川渝合作新纽带越系越紧。

以持续改革应对发展中的不确定,激发增长新活力——

2月,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出台支持本省战“疫”稳经济的“电十条”,预计可为企业减少电费支出10.56亿元。

一年多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落实精准电价政策,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是四川纵深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的一个生动切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内外部形势如何变化,四川始终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破解难题的重要手段,提早启动,持续推进。

3月23日,在部署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时,省委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再次强调,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破解难题,疏通经济运行中的“堵点”,打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从实现企业开办时间由3个工作日内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到扩大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范围、深化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再到实施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开展“双创”八大升级行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咬住”高质量发展目标,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加快落地。

活力在迸发。去年,省属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9.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多家。今年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2%。

时与势

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要抓早动快、务实推进

3月17日,一场“云端上的会议”引发各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