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的白癜风专科最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environment/ 关于五块石的传说,你听过哪些唬人的?原创歪歪试物所
一个石头是石,三个石头是磊,五个石头是什么?
成都人张口就来,五块石!
五块石当年风光无限,当年数十个批发市场,成千上万个赶路人在这里交汇。
如果把财富比喻成河流,那五块石就是老一辈心中的洼地。
但洼地正代表着捉摸不透,黑白在这里交融,当年这儿被夸张得称为灰色地带。
关于五块石,每个人的记忆都不一样,既有日复一日的正常生活,也有令人眉飞色舞的艳史八卦。
这个北门上的风云之地,真真假假的传说还有很多......
第一次触摸成都
就是在五块石
五块石的来历众说纷纭。
按下青羊宫旁的那个不表,今天要聊的是城北这个。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它是古蜀王墓的地标,便于后代祭祀。
我想来有点不对,这也太方便盗墓贼。
另有传说是它们修建刘备陵墓的余料,但愚公都能移山,几千年的斗转星移不可能搬不走几块石头。
就算记载的是真料,五块石地铁站广场上这五块石头也只能是假料。
在明朝《益部谈资》中又记载:“五丁所置,下有海眼。”
在高中三年地理知识的浇灌下,我们知道这五块石头下不可能有海,但这儿确实有海量库存的故事值得摆一摆。
五块石街道东靠金牛区和成华区的边界,南以火车北站为界,与荷花池相邻。
当年可能就是因为连接各个区域的位置,加上适当的历史背景,这儿就成了一个人口和货物的集散地。
最繁荣时期聚集数十个批发市场,坐拥火车北站和五块石客运站,人口在这里相汇,同时也带来了混乱。
五块石立交桥拆除前
大部分外地人第一次连线成都,就是在火车北站。
北站兴,五块石兴。那时候的市场规模数一数二,人流量只多不少。
和每个老火车站一样,火车北站也避免不了鱼龙混杂的情况。
对,每一个成都人都被叮嘱过:“去五块石把包包背前面,手机不要拿出来。”
住老小区的
小杨被叮嘱不准瞎跑,被人贩子抓走就再也回不来了。
人生第一次拥有手机的
Gary去客运站坐车,就被骑电瓶车的扒手给摸了。
但随着19年火车北站改造,五块石不乱了,但批发市场的传说还在成都广为流传。
地摊经济的先行者
这儿有成都最早的“买手店”
火车站这种地方,不光汇集了人和车,也汇集了聪明的脑花。
现场揽客的小旅馆,通铺一晚上的流水能抵好多工人的月薪;在火车站边上支摊卖便宜伙食的夫妻,也挣到了第一桶金。
撇开这些小本生意不说,五块石批发市场才是真正的财富聚集地。
当年的批发市场,用当下潮流说法讲就是成都小义乌。
市场里家家都是个体户,人人都是小老板。地摊经济从这里起步,现在遍地开花的vintage买手店在这里显现雏形。
以前过年的时候,成都人都要过来买年货,再逛逛电器城。没有买不到的东西,只有你想不到的种类!
图源
大布点
凑在一起的批发老板、过来进货的商人、赶路的行人和本地居民,就像大水遇上关不上的龙头,通通涌向这个区域。
批发生意红火,夜市生意也借了东风,晚上12点灯火通明,风头一时无二。
五块石的生意人能从过路人口袋中掏钱,是因为有一个共同特点:精明!
毕竟在那个年代的火车站附近做买卖,竞争激烈得像悬崖走钢索,走错一步重头再来就难了。
都是同类型商铺
土著
willing透露当年做批发生意发家的还是多,她让我们别小看,随便抓一个散步大哥都可能是白手起家的生意人,一锄头下去能挖出一筐隐形富豪。
一个院坝里有开超跑的,神龙见首不见尾。
也有蹬三轮的,贫富差距还不小。
但随着19年车站封闭,难以否认,五块石批发市场没落了。
原因一为网络批发平台太方便,就说那个PDD,比苏妲己还会蛊惑人心。
原因二为客运站关闭,不再带来巨大的流量和潜在的商机。
19年2月20日晚,最后一辆客车驶出
原因三就是市场的搬迁。
受过几场火灾,后来接二连三得拆迁,损失了好多生意。
老居民们看着高楼塌:“农贸市场拆完就没了动静,现在草都有三米高了。”
如今,五块石的批发老板们又在时代的浪潮里想办法换船。
再探批发市场旧址
还能感受当年的气派
金粉世家里的一场大火带来了悲惨的结局,但批发市场经历了几场大火还依然坚挺。
走在五块石的马路上,虽然看不到乌泱泱的人群,但也能从接二连三的楼房窥探到当年的繁荣。
16年时批发市场大举搬迁,农副市场搬到了新都、药材市场搬到国际新城,剩下的以电子器材和酒店用品为主。
从地铁往北城天街的方向走,街边依次是厨卫电器一条街、国家级旧货市场、品牌监控批发城、酒店用品批发城等等。
旧货市场的招牌成色就像一个脸色衰败的将军,但看着上世纪最时髦的楼房结构,还能感受修建时的震撼。
作内部陈设充满了板正的调调,这个像特摄片角色的机器人,当年一定吸引了很多小朋友。
现在小巷里有各种各样的拉货三轮和走货商人,很难相信这是三环之内的成都。
楼外有几条批发品露天小街,满柜子的大哥大仿佛时光倒流,我还是那个去电子城买步步高复读机的小学生。
穿过市场,老小区的居民把窄窄的街道占满,喇叭声不绝于耳。
棋盘以楚河分左右,五块石批发市场也以跨线桥为分界线。
对面的恒业国际批发中心稍显年轻,比这边干净整洁不少,大概就是农家孩子和县城子弟的区别。
里面开铺子的
二哥说这边入驻品牌相对知名,很多居民都选择跑过来购物。
在五块石原住民心中,这是一个矛盾之地。他们在繁荣时候靠批发生意积累了一些财富,也没想过有一天会陷入低谷。
条件好的老居民早就搬走了,剩下的人都盼望着北改的脚步再加快一点,吐槽越凶心情越迫切。
买了火车北站背后房子的
乌乌有点困扰,修了好几年还是那个样子,每天都叮里哐啷,不晓得要改成啥样。
她打网约车也经常被拒,就是因为修跨线桥把路堵了。
还好五号线开通了,出门方便太多。
从小就住这儿的
willing很期待跨线桥开通。
五块石就像一个急需输血的大脑,因为修路不幸患上脑血栓,路通了,就又能把步子迈开。
大家都说不管其他人评价有多糟糕,这儿有本地人的珍贵回忆,也有相比其他城区更低的生活成本。
连商场打折都比其他地方更实在。
北城天街开业的时候万人空巷,传单发到了郫县,西华学生
二毛和同学们坐黑车来五块石,以元低价买到了新百伦!
五块石居民
sensel直言幸亏有了北城天街,让开玩笑所说的“北门城中村”生活幸福指数狂飙。
老成都市场里的活化石
网红经济说不定是它的复活甲
近来五块石也有了一些变化。
除了我这种写稿子的,流连在批发市场的还有网络博主。
复古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听歌要听复古蒸汽波,拍照也流行起胶片风。
自从洪河的二手市场和一些老书店火了之后,五块石国家级旧货市场也闯入了互联网的花花世界。
没错,许多人跑过来淘货,声称这里是未被发掘的宝藏地。
我打眼一看,偌大个旧货市场,挖地三尺应该能淘到一些宝贝,从门口楼梯的杂物能窥探一二。
只不过需要深入内部,建议和我一样耐心打水漂的人降低期待。
毕竟市场太大,商家太多,不一定找得准。
另一批人在五块石和火车北站的地下通道里拍写真,作品深得墨镜王真传。
颜色红红绿绿,动作模糊不清,问就是港风大片。
我看五块石也不要错过这些噱头,回春机会就在眼前。
反正老房子也拆不动,不如多挖掘点复古元素,批发生意照做,网红经济狠抓!
就称自己是成都老市场中的活化石,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用“原汁原味的旧”打出一片天地!
五块石就像一个慢慢摸索智能手机用法的中老年人,当他一步步解锁滑屏,就能迎合新潮流。
只不过一切都需要时间,相信跨线桥和北门主动脉修好之后,五块石前进的步子就能迈开。
只要骨相是美女,那圆润还是发福都挡不住美貌;五块石家底还在,人也还在,那就不愁没有再次顶峰相见的一天。
都来评论区聊聊
你和五块石的故事
/本文作者歪歪/
不抬杠,只放行
『所长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