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31225/4316559.html(说历史的女人——第期)
杨广这个皇帝很有意思,虽然在兄弟排行中是第二,在没做皇帝之前,也极其低调,凡事都隐藏起来做,比如府里的琴,都故意蒙上灰尘,府里的丫鬟们穿着朴素的衣服,目的当然是有的,是为了让爸爸杨坚和妈妈独孤看的。不过等这小子做了皇帝之后,所有伪装的低调就全撤去了。“天然去雕饰”,暴露真面目。
这真面目便是干什么都想玩“大”的,希望自己一出手都是大手笔,不能超过秦始皇,也要做个秦始皇第二。但是结果呢,似乎不是那么回事,杨广不但没有实现自己预想的成就,反而走偏了道,搞丢了大隋江山,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杨广是如何分4步败掉大隋王朝的江山的?
第1步建新帝都洛阳。
杨坚建立隋朝政权的时候,一开始定都长安古城,这时候的长安古城位于今西安市城区西北,是汉长安、三国长安、西晋长安、十六国长安所在之地。此时的长安古城,又称之为汉长安城。可是,经过数百年的使用、战乱,到了隋朝初建时期,这座古城在很多方面都出现了问题。比如饮水、污水处理等功能,都因过度使用而隐患多多。
在这样的前提下,都城要么整修,要么重建。但是整修的成本比较高,很多功能也未必能整修彻底,最重要的是会严重影响皇帝的生活和工作。故此,整修不如重建,这也是新皇帝杨坚的意思。所以,杨坚任命著名的建筑学家宇文恺为新帝都设计规划师,在龙首原南坡兴建,耗时仅9个月。
帝都建成后,杨坚为帝都命名为大兴城。为何叫大兴城,其实也是有原因的,时间还是北周时期,在公元年,北周明帝宇文毓继位后,非常器重杨坚,封其为大兴郡公。故此,杨坚从“大兴郡公”之爵位名称中取“大兴”二字为城名。不过等到唐朝建立之后,这座大兴城就会被更名为长安。外邦之国则称之为胡姆丹。不管叫什么,在当时,论首都之规模,大兴城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超级大都市。单是人口一项,就高达60万。在欧洲,一个首都人口有十万就已经是大都市。
杨坚在位23年,也就是说,大兴城作为隋朝帝国的都城不过使用了23年,从时间上来看,这还是一座新帝都,各方面都是新建设的,完全可以继续使用。后来唐朝也是定都于此的。可是隋炀帝杨广继位之后,他却要丢弃这座帝国的新都,另在洛阳建新帝都。
修建新都洛阳,成本之高,令人咂舌。财力物力不说,单是民力一项,就特别惊人。新都洛阳的建筑时间是10个月左右,期间征调的民夫劳力高达2百多万之众(一说为万之众)。秦始皇建阿房宫、修长城,征调民夫也不过大概70万之众,已经被千夫指责。杨广此行为,在民间的怨愤就可想而知了。实际上,杨广从这件事开始,就已经走上了败家的路。当时没有激起民反,大概是在吃老爹杨坚仁政所支付的利息。
第2步修大运河。
修大运河这件事,历来是有争议的,原因是这件事太不简单了。不简单的原因有两点:其一是从大的方面来看,大运河是造福了后世,利国利民,南北沟通从此加强,文化、商业贸易也因此更加繁荣,可谓是影响深远;其二是从大运河工程本身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难度之大,史无前例。
也就是说,杨广在干一件伟大的事业,至少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论水上工程,在古代史上,杨广修大运河之功,无人可比。可是为何明明是功,却把杨广又进一步推上了败亡之路呢?
原因也有两点:第一点是大运河所产生的作用,比如南北沟通、商贸经济、文化、甚至兵力的运输等,都能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些高屋建瓴型的东西,推动者杨广能看到,可是老百姓看不到啊。当然不是看不到,是看不懂。看不懂,也不是老百姓之错。毕竟老百姓和杨广站的地位不同,一个是想着改造天下的,一个则是只要能有地种有饭吃就行。道不同不相为谋,老百姓自然不能饿着肚子去支持杨广的伟大理想了。
第二点是杨广搞大运河这个工程没有错,错在他太急。建新都洛阳,征调民夫近二百万,为了赶工期,负责工程进度的官吏只好施行残酷的方式,期间民夫死者“十之四五”。在如此严苛的情况下,杨广又同时开动大运河工程。
大运河之工程,更是非建洛阳可比,因此,从公元年开始,到公元年,仅仅6年时间,征调的民夫劳役高达3百万。但是民夫的状况却多半是死在了一线工地。“天下死于役”之情况的发生,等于是在把杨广往衰亡之路上更推了一步。倘若杨广把这两个大工程拉长战线,在考虑老百姓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分步骤分阶段进行,那么结果也许就是另外的样子了。
第3步战争。
让隋帝国崩溃的有两股暗流,一股是民怨,一股是战祸。浩大工程造成的民怨正在升温和涌动,这个问题还没解决,或者说杨广压根就没意识到,也不在乎。他就开始疯狂地发动战争了。
此战争为征高句丽,从隋帝国的情况来看,征讨也没错。错在杨广凡事都喜欢搞大排场,娱乐宴会搞大排场,工程搞大排场,这都无可厚非,可是战争这么严肃的事,他竟然也要耍大排场。
兵法云,兵不在多而在精。可是杨广倒好,为了攻打高句丽,在大业八年,征调兵马多万。前头的部队已经到达前线,后面的部队还在路上。前面的部队已经投入战斗,后面的部队还在看沿途的风景。前面的部队已经战败,后面的部队还没赶到战场,战争就结束了。这哪里是打仗,这简直是百万大军长途旅游。
此外,为了确保一百多万士兵的后勤问题,又从各地征调民夫余万,负责军粮等物资的运输、补给。但问题也跟着出现了,一百多万士兵的保障问题解决了,可是这二百多万民夫却毫无保障,很多都死掉了。
就算隋文帝时期勤俭治国,积攒了财物和好名声,但也经不起隋炀帝这种无底线的折腾。更何况,隋炀帝单是对高句丽发动战争,还不止一次,而是三次。三征高句丽的结果是,上百万士兵和民夫死在前线,导致田地荒芜,社会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这都直接成为各地起义的导火索。这是杨广败掉大隋江山最致命的一步棋,好大喜功,却好战无功,滥发战争,却不懂战争。
第4步江都之危。
在各地烽烟四起的情况下,杨广来到了江都。这时候,隋帝国的情况非常不妙。可是,杨广在此危机之下,却并没有处理好这次危机,他主要犯了三个错误:
其一是帝国大厦倾危,杨广却没有清醒的思想认识,及时反省和拿出正确的态度对待。
其二是杨广在皇帝宝座摇摇欲坠的时候,还在纵情享乐,豪奢无度,让已经降到低谷的民心再次丧失。
其三是杨广想赖在江都,把此地当养老之所。这个错误最为严重,原因是杨广自己在这里养老当然没问题,江都有美景、美食、美人,他是皇帝,可以尽情享用。但是杨广的禁卫军却不愿意,因为这些将士们的故乡都在关中,他们那里受得了南方这湿漉漉的天气,以及与亲人的离散之苦呢?所以,禁卫军的军心涣散,给那些反臣们以空子可钻。但在这刀子已经架到脖子上的时候,杨广仍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终于被宇文化及等人逼迫到绝境,身死他乡。
结语:总的来看,杨广这位皇帝,说他没能力,那是不客观的。客观来讲,杨广是有一定能力的,但是他的能力跟他的缺陷是同样的明显。尤其是喜好排场,奢靡无度,热衷发动战争,不顾民间疾苦。最终在4步作用之下,把极有可能成为盛世之朝的大隋江山彻底败掉,真是令人不胜唏嘘,不胜惋惜。也可以说,他的功本身也是他的过,比如修大运河,功在后世,过在当时,所以后人享受胜利果实,作为当事人的他却要承受恶果。
参考资料:《隋书》《资治通鉴·隋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