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浩站在烈日下,疏导来往的车辆、行人。
张天鹏王健记者刘君健李永宁/文张一轩/图
7月17日正值“初伏”,室外气温高达35℃,滚滚热浪让人窒息。这样的天气里,谁都想待在室内享受着空调的清凉,但是作为一线民警,却要承受着烈日的“烤验”。当天,记者跟随公安民警一起上岗、执勤、训练,亲身体验高温下他们真实的工作状态。
交警倪浩:汗水流下刺痛伤口时间:上午8点40分地点:市区人民南路与新都路路口
市区人民南路与新都路路口,人流量、车流量都很大。当天上午8:40,烈日当头,记者带的温度计显示该路口地表温度已达到42℃。身着制服、头戴警帽的交警倪浩站在烈日下,疏导来往的车辆、行人。
倪浩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五大队民警,6月初,为支援我市创文工作,倪浩主动向大队领导请缨,到市区路面参与执勤工作。按照早晚高峰要求,每天上午7:20至9:10,下午4:30至6:40,这两个时间段是倪浩和其他路面执勤同事的工作时间。
因为路面车流、人流特别大,直到上午9:30,倪浩才从岗位上下来。记者观察期间,倪浩共劝阻6名市民将非机动车退回到停车线内,打手势不少于次。
在路边的一棵树下,倪浩摘下警帽,汗水瞬间从帽檐滴落下来。“一个班下来,汗水这么多,一定很渴吧?”记者问。“是的呢,但这两个小时内,我一口水也不敢喝,怕水喝多了要上厕所,岗位上脱人是万万不能的。”倪浩用纸巾擦拭着脸上的汗水。记者看到倪浩两个手掌有擦伤,伤口还没有痊愈,便追问是怎么碰伤的。倪浩说,这是3天前一次纠违引起的,当时,为了劝阻一名三轮车车主闯红灯,倪浩的双手被车身铁皮擦伤。“现在没什么大碍,就是汗水流到伤口上还有点刺痛。”倪浩说得轻描淡写。
社区民警李博:两瓶冰水化解纠纷时间:上午10点地点:双元村社区
临近中午,气温一度攀至35℃,对于土生土长东北小伙李博来说,每年的三伏天是一次“全身心”的煎熬。作为一名片警,舒适的空调房注定与他无缘,接警处警,走访登记,偌大的双元村社区,全凭一双腿走遍。
记者在市体育馆西侧的体西路二巷见到李博时,他正在处理一场邻里纠纷。烈日下,矛盾双方赤着膊,你一言我一句地吵得不可开交,李博则站在他们中间耐心地劝导,而这一劝已持续了半个小时。记者看到,豆大的汗珠从李博脸颊上滴落,身上原本浅蓝色的警服已经被汗水浸得深蓝,其实矛盾的起因也仅仅是因为空调外机突然增大噪音的问题。此时,早已说得口干舌燥的李博突然灵机一动,他跑到一旁的小卖部里买来了两瓶冰矿泉水,一边分给矛盾双方,一边打趣道:“来来来,先中场休息一下。”一句话说得周围的邻居哄地笑了起来,咕咕咕……随着冰水下肚,双方的火气也渐渐冷却。这时,李博抓住机会,向空调主人及时讲明噪声对邻居带来的不良影响,并表示愿意联系维修人员前来帮助检修。一席话说得双方点头认可,最后握手言和,一场纠纷就此化解。
调解完矛盾后,李博紧接着便开始了辖区走访。双元村外来租户比较多,时刻掌握人员流动信息是李博的工作重点,诸如最近有没有新租户入住、身份证有没有及时登记,李博捧着笔记本一家一家地问过去。
特警队员:“魔鬼训练”一天两次时间:下午3点地点: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大院
35℃的高温,地面温度超过60℃。特警狙击手李诚元趴卧在滚烫的地上,通过狙击枪瞄准镜锁定百米外的目标,不断调整呼吸。这个姿势,一趴就是半个小时。用他的话来说便是,一场训练下来,身上的汗毛都被烫掉了。
“预备,开始!”随着一声令下,被队员们戏称的“魔鬼训练”正式开始。一名特警队员率先出列,在连续做完20个俯卧撑后,只见他上前弯腰抬起重达60公斤的轮胎,随后将其重重推倒在地,接着再抬起,再推倒,这样的力量训练要重复20多次。然而这还没有结束,接下来还有折返跑、甩大绳等训练科目需要一次性完成。整个一组动作下来,人近乎虚脱。在短暂补水之后,训练继续。
记者在观察中发现一个细节,多次的推抬轮胎训练过后,原本干燥的胎侧面已被队员们的汗水浸湿,仿佛被水冲洗一般。参与训练的队员中还有两位女特警,面对异常苛刻的体能训练,她们和男队员一样,完成得干脆利落。
据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汪洋介绍,像这样的体能训练一天要进行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