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邦鹏,曾经在清华大学完成本科、硕士、博士学业的“三清博士”,现在是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首席数据师兼张江中心数据组组长。有着“继保工人”“博士班长”“能源管家”“城市能源大脑”等诸多“标签”。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年,入选上海团市委“新时代上海闪光青年”选树宣传活动名单。
图说:谢邦鹏感谢在一线的种种经历,他相信这些经历会成为前行的光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历程:三清博士工人全国劳模“首师”
谢邦鹏,不少人眼中的“谢博”。与不少博士毕业后“高就”不同的是,谢邦鹏走了一条“低开”之路。在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继电保护班,他当起了拧螺丝、接线头、爬电杆的工人,一干就是近10年。
其间,他不但在第一年就成为加班最多、拧螺丝最多、接线头最多、看图纸最多、做笔记也是最多的“劳模”班员,也在几年时间里,主导完成了涉及管理、研究﹑实操等领域的27项发明,并发表了8篇中英文论文。其中有一项被称为“电力消防栓”的“低压电缆快速接头”发明专利,让应急发电车现场接电时,能够像消防员救火时快速把消防龙头与消防栓连接一样,实现“一秒接入”,在全国推广后,每年仅销售快速接头的产值就有数千万元。
因为业绩突出,他继年被评为国家电网公司劳模后,又于年被评为上海市劳模,更在年获评全国劳模。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在短短三年内就开发了国内首套用于配电线路的动态增容系统、国内首次利用移动箱变旁路法带电更换柱上变压器、国网首个面向客户抢修服务的类似“医院”的供电服务指挥中心……专利授权达50多项,省部级以上成果奖项达20余项。
图说:谢邦鹏与团队共同商讨打造“智慧城市能源云平台”
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城市能源互联网工作的核心和骨干,在张江科学城能源服务中心年4月成立后,谢邦鹏又听令而行,带队打造了集能源监控、分析、管理、交易、服务、应用六大功能为一体的智慧城市能源云平台,以“能源管家”服务模式不断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能源需求,并与浦东城运中心成功对接与合作,实现城市大脑与能源大脑“两脑”的有机融合,有关电力经济指数等能帮助*府更直观地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和地区经济活力、吸引力等。他们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台区用电负荷开展预测,精准性从以往通过历史数据预测时的50%提高到了80%。
图说:谢邦鹏正在编写智慧城市能源云平台设计方案
今年10月,谢邦鹏履新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首席数据师兼张江中心数据组组长。他说,他还希望能够将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为实现能源发展的“双碳”目标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目前,他手头就有一个与上海交通大学一起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课题:考虑广义源-荷不确定性的配电网-交通网耦合机理与协调优化研究。
秘籍放平但不躺平良种也需好土
令人吃惊的是,无论是一开始工作时做继电保护工人,还是现在做首席数据师,所用到的知识并不完全是在清华大学时打下的基础。
“要放平心态,不断学习,而不是用躺平的心态来应对工作。”谢邦鹏并不是学继电保护专业的——继电保护只是他以前上学时上过的一门课而已,到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做继电保护工人后,虽然一度有心理落差,但很快调整了心态,从头学起了继电保护知识;后来工作涉及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内容,也是不断学习的结果,因为他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学的是大电网分析和优化控制。
让谢邦鹏放平心态不断学习的,既有他高中母校的一句话,也有大学导师的嘱托。
他的高中,在四川成都的新都一中。学校的一句警世语,他至今能背出来:不要问你的祖国和人民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将来能为祖国和人民做些什么。你们未来的前途取决于今天和明天你们的奋斗和努力。祖国、人民、父母、师长在期待着你们!
大学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的一句话,他同样能背出来:青年才俊扎根于生产一线,不但不是轻用人才,反而是锻炼和造就能担当未来大任的精英之正道,有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沟通与交汇。
放平心态的谢邦鹏,敢于迎难而上,也坚信“一勤天下无难事”。在上海世博会保电时,为了摸清所有出线具体情况,他冒雨钻进了满是泥浆的地埋变配电室工作,硬是在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后,修订了世博园区内3座千伏变电站、4座35千伏用户变电站及下属开关站、配电站的运行规程。在迪士尼建设过程中,在“人差不多要冻透”的冬天,他穿着绝缘鞋顶着寒风在户外作业时,一干就是半天甚至一天。绝缘鞋不保暖,他就做一会跑两圈,使迪士尼园区内的供电工作得以早日建成。
而被调至张江科学城能源服务中心带队工作时,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他直面全新挑战,提出了“能源管家”服务模式,从客户的角度看电力、看能源,探索出了一条“张江之路”。
图说:“电力能源管家”对内实现精益管理、对外提供优质服务以及衍生数智化产品
就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接到带队为方舱送电任务后,他常常二话没说,就直奔现场设计、协调,在两天左右就完成了送电任务。送电速度之快,被人形容为“极限送电”。不过,回想过往成绩,谢邦鹏只是一笑而过。他说,应该感谢上海这座城市的“特质”。“一颗种子再优良,也得遇到合适的土壤,才能开出最美丽的花。”他庆幸自己在上海遇到了世博会、迪士尼、陆家嘴、张江等一个个锻炼的机会和舞台,遇到了一个个领先与超前的思路,能在不断学习中不断成长,能不断发挥自己的才华。
图说:“电力能源管家”数智化服务通过“上海品牌”认证
“如果不是在上海,有的工作不会有那么大成就。”他举例说,年开始做的上海智慧城市能源云平台,就是和张江管委会、浦东新区发改委、大数据中心等合作,*府层面不但提供了领先与超前的想法、基础、思路,还协调了一部分水、气等方面的数据,更是主动提供了可以提供的企业注册信息等,给平台的建设带来了便利。
寄语:一线锤炼品质创新成就未来
在谢邦鹏劳模工作室,有一句话:“一线锤炼品质,创新成就未来”。谢邦鹏说,这既是对他自己和劳模工作室的勉励,也是想寄语广大青年的肺腑之言。
“一个企业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肯定是有他自己的发展要求,青年人更应该考虑的是你能为单位做点什么,怎么更好地干好事情。”谢邦鹏结合自己从一线工人逐步成长为首席数据师的历程,觉得一线是能锤炼一个人品质的地方,“年轻人不要认为单位和所有的同事围绕着自己转,而要放平心态,把自己看成企业这个机器里的一个螺丝钉,做好螺丝钉的工作,想好工作的核心、重点和原则是什么,而不是习惯性地躺平逐流——行胜于言,如果活都没干好,讲什么都没有用。”
图说:谢邦鹏带领青年员工在现场给设备做“体检”
而要想取得成绩,离不开创新。他透露,他原来的不少发明专利,就是创新创出来的。如在日常变配电站验收工作中,他发现在大电流试验中,只能采用自制铝网线、自制铜排头等既不牢靠,又有触电风险的临时工具后,就从晾晒衣物的夹子获得了灵感,创新性地发明了能够一秒接入线路的“鹰嘴夹”,在后续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令人刮目相看。
而他在一线创新性研究出的一种远距离遥控投退闸,省了工人们到实地投入、退出来回跑的麻烦;创新性地为工人量身定制的一套电气拆卸工具,让同事们操作起来顺手多了。
负责有关大数据工作后,创新而成的智慧城市能源云平台,就像打开未来的一扇“芝麻之门”,使供电公司能通过计算机里的数据,为客户画像,预判用户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并有其他诸多预测预判功能。
图说:谢邦鹏与青年员工交流
“创新才有活力,创新成就未来。”谢邦鹏希望当下青年,具有更好创新意识,成就更好的未来。
新民晚报记者罗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