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0时,成都新都大丰街道的圣采泊尚小区解封了。
解封之前,在大丰北派出所里见到了所长*耀伟,他正在收拾行李,把十天的脏衣服塞进了行李箱,马上解封了,他带着些喜悦说「解封后回趟家」。
在自己回家之前,他得去封控区接兄弟们回家。
7月16日,新都区圣采泊尚小区发现一例新冠阳性病例,随后,发现确诊者的该小区17、18栋被上调至高风险,其余楼栋上调至中风险,至此,该小区被全面封控。
这天,是*耀伟到所任所长的第二天,慢慢熟悉辖区情况和所上人员的过程全部省略,上阵就是硬仗。
早上7点,所有人站在派出所院子里时,都知道辖区封了一个小区,多户栋,近人。出发前,*耀伟说「你们在,我在;你们不在,我还在」。
小区门口,教导员蔡宇正在安排点位
教导员蔡宇说「人不够了,只要在所里张口吃饭的都得上」。
社区民警谢光辉腿受伤正在疗养,申请提前出院返岗工作,皮鞋穿不动就换布鞋;*员联防队员肖永生提交了请战书,说自己是*员,这种时候退不得;主动申请进入封管控区的民辅警从一个到五十个,所上权衡警力配比挑选了12个,所上谓之「十二勇士」。
封控区警力掠影
照顾不了孩子的,所上管,有任何困难的,给组织说。
封管控区的警力保证了,派出所也得正常运转。一天近百个警情量,不是简单事,原有的五个值班组合并成三个,值班周期被大幅度压缩,人手不够,那就「扛一条出路」。
所里唯一的00后民警李佳骏成了值班组的刑侦主力,日常接警办案,不值班的时候也会前往辖区核酸检测点开展秩序维护。
民警李佳骏在核酸检测点位进行秩序维护
「那段时间对自己影响挺大的,本该在师父身后学本领的阶段,必须扛起大旗」李佳骏说,「感觉自己成长地很快」。
搭建小区门口的临时驻点时,值守棚插上了*旗。「就像攻山头,旗帜立在这儿,只要有人在,它就倒不了」。
不只警察,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每一张口罩下的脸,都在默默地成为一面旗帜。
封管控区里,12个人三班倒开展工作,小区外,所上和支援警力分组守护小区几道大门,协助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排查疑似感染者,开展秩序维护,同时处理着各自区域内各种琐碎却必须的事情,有些甚至令人无奈和忍俊不禁。
民辅警在小区门口开展值守工作
有人准备用无人机飞出小区买香烟,男生给心仪的女孩送蔬菜被拒绝拿门口的隔离栅栏出气,有人在家里和家人吵得不可开交,有人报警说小区花坛里的蘑菇越长越大让警察去看看。
封控区内的社区民警马超负责处警,一个男人在家和妻子吵架了,在家里闹腾。原因是柴米油盐的家庭琐事让小两口产生了矛盾,马超准备从侧面击破,他打电话给当事人妻子,待其情绪逐渐缓和,再言明益害利弊。两小时后,当事人妻子打来电话说「他不和我扯了,麻烦警察了」。
民辅警在小区内开展步巡
「这样的感情纠纷在日常警务工作中是家常便饭,当了十多年警察,也无法完全参透爱情。」马超说。
24岁的民警刘犇负责楼栋守护,和核酸检测点的「大白」一样,着一级防护服。37度的天气,「就差点孜然了」,空调扇吹不透,所上给准备了干冰,热急眼了就往衣服里塞,下勤后又冻好。
防护服下
刘犇说「这几天都没怎么睡好,心里总有事,睡不踏实」。
副所长李兵负责街道核酸检测点位巡点工作,根据每日核酸检测点位情况,及时调配警力,辖区有多少个点位就要跑多少个。
「其实我们都不算什么,大白他们更辛苦。」李兵摆摆手。
副所长李兵在核酸检测点位巡点
「有的群众不理解每日一检,年龄大的群众没有智能手机或者不会使用,插队又引发了矛盾纠纷,这些事情每天都会上演。」李兵说,「那几天不是在点位上,就是在去点位的路上,只要站好自己的岗,我们就能赢」。
群众向现场值守民辅警咨询
「等疫情散了,大家一起好好吃一顿。」*耀伟在去解封的路上和蔡宇说。
解封时,小区侧门零星探出几个脑袋,群众逐渐开始出来透气。封管控区内的民辅警已悄然撤出,派出所班子向走出封控区的十二个民辅警敬了个礼。这场「解封仪式」不长,短暂有力。
回溯封控的十天,一场“恶”仗,让所有人拧成了一股绳,来时喧嚣,走时无声。
*耀伟回了家,家里的洗衣机连夜加了个班;在封控区待了12天的刘犇回家洗了个澡,睡了个好觉;马超后来回访了小两口,电话里他们正挽着手准备下楼吃宵夜;谢光辉的脚伤在逐渐痊愈,终于能换上皮鞋,不用再被同事取笑「警容不整」;00后民警李佳骏完成了从警生涯的第一个卷宗,他说「很有成就感」。
解封前,群众在阳台等待零点的到来
一切都在变好,像平日里的大丰夜晚,平静且安稳。
抗疫的故事里,有豪迈,有艰辛,最后化作解封后小区门口的一个敬礼,无声坠入黑夜,又映出光芒万丈。
解封后,民警刘犇带着行李走出小区
这是成都新都公安大丰北派出所的抗疫故事,普通、平凡,甚至乏味,这也是成都公安所有参与抗疫派出所的影子,强悍、坚毅,守护无声。
隔天,*耀伟又骑着小电动出发了,他发了一条朋友圈,大意是「希望疫情早日散去」,那就祝他和我们所有人如愿。
原标题:《此「役」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