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唐林杨慎传世书法考略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诚信为民 https://m-mip.39.net/czk/mipso_6213655.html

杨慎(-),字用修,初号月溪,又号升庵、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孝宗弘治元年(年)生。明代著名文学家,是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嘉靖三年(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此后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嘉靖三十八年(年),卒于云南永昌(今保山市)。

杨慎出生于官宦世家,对哲学,史学,天文,地理,医学,生物,金石,书画等都有极深的造诣。

杨慎精楷、行、草,书法宗二王,功力深厚,隽逸潇洒。杨慎真正开始潜心研习书法,是在被远戍云南永昌之后。他早期书法从隶书,法章草,这是因为“钟王虽变新奇,而不失隶古意”,“继以章草,新意颇多”。由于要适应科举考试,受台阁体的影响,笔画囿于规矩,结构拘于法则,形式上极为工整,却碍于艺术个性。中年遭受谪戍以后,书法突破原有巢臼,超脱拘谨墨守,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自树一帜。关于杨慎的书法,游居敬在《翰林修撰升庵杨公墓志铭》中记:“先生居滇,泛昆池,登泰华,游点苍并洱水,探奇挹胜,所在有述,人争宝之;又工书法,片纸只字,相传摹拓,殆遍海内。”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载:“谪戍云南,酒间乞书,醉墨淋漓,诸酋辄购归,装潢成卷。”其书法多酒间所书,醉墨淋漓,诸方购归,装订成册,另外,还有“究心书法,人必购之”,其书风本于赵子昂,以“吴兴堂庑”自负。究心书法,人每购之。惜其书艺之名为学博才雄之名所掩,加之他一生中有一半以上的岁月在谪贬他州的境遇中渡过,其书迹已大多散亡,书法作品很多都已经没有记录了,故明清以来对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鲜有专门的整理与研究,即使在他的《升庵集》中也少了很多记载。

杨慎传世书迹流传于海内外,现藏于全国各大博物馆和流散民间尚有许多,包括墨迹、石刻、木刻作品等。本文拟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墨迹

《石马泉亭诗帖》书*靖九年庚寅()云南大理石马泉。行书,冷金笺本。纵22.3厘米,横47.5厘米。首行书“九月廿六日始会于石马泉”。后书五律二首,每首五行,末署款“升庵杨慎”,钤“用修”朱方。本幅有“天香楼”等收藏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杨慎:《石马泉亭诗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九月廿六日始会于石马泉亭二首胜地荒芜久,华亭结构新。清泉分巴頰,白石动鱼鳞。玉泻琴中韵,花摇镜里春。还将濯缨意,拟问钓璜人。苍霭环城下,红云指海东。登薠临远水,摇蕙感回风。归望微茫外,生涯烂醉中。故园千万里,秋色可能同。升菴杨慎。

此作为杨慎自撰并书的五言律诗,气静意闲,秀逸俊美,兼有二王、赵孟頫笔意。书法结构严紧,虚实适和,笔法瘦硬有力,下笔欲透纸背,骨气清健深隐,行体苍润遒伟,具有章草八分体势,气韵飞动。用笔精致,点画有度,结体匀称俊秀,有赵吴兴遗意。此件诗札可见其书法面貌。

《临赵孟頫书帖册》,未署年月。行草,绢本,十七幅。纵32.5厘米,横23.7厘米。山东省济南市博物馆藏。此册为杨慎临赵孟頫书苏东坡《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诗。款署“升庵临子昂”。杨慎书法师法松雪、二王等,此作为临赵字的唯一件存世作品。所临之本当为上博本,是杨慎传世墨迹中少见的大字行草作品。在唯求工谨的明代书坛,缺乏创新与个性、生气与活力,而远离*治中心、脱离官场的杨慎,书法摆脱了“馆阁”的约束,在深厚的功底下,博采众长,不拘于古人,不苟同时人,行笔潇洒奔放,如行云流水,笔法娴熟,章法平稳得当,虽是册页,但整件作品飘逸流畅,一气呵成,借助于神采飞扬的笔致,直抒胸臆。

《禹碑考证卷》,嘉靖十五年丙申()冬书于云南安宁县。行草,纸本。纵29.5厘米,横.5厘米。此卷年溥仪偷出故宫后,在长春又让官兵撕抢成两段,一段被故宫博物院收藏,一段流失到日本,使国人不得见全貌。年中贸圣佳拍卖公司从日本东京征集参加北京拍卖会,被大陆一位企业家以85.8万元购得,才使得这件极具文献价值的《禹碑考证卷》在大陆合璧。

《题东坡潇湘竹石图卷》,行草,绢本。纵28厘米,横.6厘米。现藏中国美术馆。嘉靖三十七年戊午()八月二十六日书于四川江阳江山平远楼,即今泸州城西忠山顶上。

《杨升庵自书诗卷》。行草,纸本。纵47.5厘米,横67.2厘米。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六月四日书于云南昆明县高峣。款署:“旧诗一卷奉呈大文宗碧翁顾老先生请教。侍生杨慎顿首。嘉靖庚戌六月四日,高峣庄书。”铃印三:朱文印“用修”“辛未状元”“游戏翰墨”。四川成都新都区杨升庵博物馆藏。

《杨升庵诗扇》。嘉靖年间书于云南。行草,金笺本。纵17.8厘米,横51.4厘米。款署:下款署:“升庵”。铃印一:朱文印“用修”。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留赠杨判官与哭晁镜湖太史墓诗诗页》,纸本,楷书,26.5×15.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这一篇书法作品属于正式场合使用的,所以杨慎在这里的字就显得中规中矩的官方文书用的字,和他平时作诗词所用字体大不相同。

《代笔致蓝章书札卷》,正德二年丁卯()至正德八年癸酉()书于北京、返蜀途中和四川新都。楷书,纸本。纵24厘米,横.2厘米。此卷共有八札,无署年。此卷是杨慎为父亲杨廷和代笔书写,是现存杨慎书法作品中最早的一件。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致蓝章书札卷》。此卷为杨慎致陕西巡抚蓝章书扎。正德八年癸酉()四月至正德九年甲戌()正月书于返蜀途中和四川新都。楷书,纸本。纵24厘米,横.7厘米。此卷共有五札,无署年。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节临王羲之十七帖册》。草书,纸本,十六幅。纵32.4厘米,横28.3厘米。四川省江油太白纪念馆藏。此临作为目前发现杨慎临王羲之帖的两件存世作品之一,《杨慎摹王羲之行书帖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跋离骚》行书,纸本。纵27.5厘米,横43.5厘米。嘉靖三年()二月二十五日书于北京。私家收藏。

《逢贾岛诗轴》,行书,纸本。纵厘米,横50厘米。嘉靖四年乙酉()书于云南。杨升庵博物馆藏。

《致时川乞书亭名札》,行草,纸本。纵24.72厘米,横53.68厘米。嘉靖四年乙酉()书于云南安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致李中麓札》嘉靖年间书于云南。行书,纸本。纵21.81厘米,横41.5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升庵二首札》嘉靖五年丙戌()四月书于云南赵州。行草,纸本。纵27.24厘米,横91.5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洛原草堂记》未署年月。楷书,绢本。纵14.48厘米,横59.5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记杨慎为文徵明《洛原草堂图卷》而作。

《致某人书札》行草。纸本,二幅。纵25.3厘米,横11.6厘米。嘉靖八年己丑()春书于云南昆明。上海博物馆藏。

《杨升庵自书诗长卷》。行草,纸本。纵50厘米,横厘米。嘉靖七年辛卯()三月二十一日书于云南剑川。私家收藏。

《题桃源图并跋卷》嘉靖二十年辛丑()、嘉靖二十四年乙巳()书于四川成都。行草,洒金笺本。纵25.5厘米,横厘米。私家收藏。

《致时川书札》约嘉靖二十四年乙巳()后书于云南昆明高峣。行草,纸本。纵27厘米,横17厘米。下款署:“侍生杨慎顿首。”私家收藏。

《致刘洱江、用贞诗札合卷》嘉靖三十三年甲寅()书于四川江阳。行草,纸本。纵28.5厘米,横厘米。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致周木泾二札》嘉靖年间书于云南。行草,纸本,十二幅。纵25厘米,横2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作用笔温和润泽,含蓄圆转,结体平正飘逸,姿态优雅,有书卷气。

《跋文徵明木泾幽居图并书卷》嘉靖三十六年丁巳()十一月十六日书于四川江阳(今四川泸州市)紫房观。行书,绢本,设色。纵25厘米,横74厘米。安徽省博物馆藏。

二、拓(墨)本

有《杨公神道碑铭》《新都县八阵图记》《石屏歌碑》《禹碑歌序碑》《题大观堂修造记碑额》《题鹤庆军民府城碑额》《题明太夫人吴氏墓志铭额》《雪山诗选序》《楚雄府定远县新建儒学记》《忠勤两辅记》《题明故待封君南潨张公墓志铭额》《方田子郑国秀墓志铭》等。其中,《丽江木氏宦谱序》,嘉靖二十四年乙巳()十月六日书于云南昆明西山高峣,楷书,53行,约余字。通篇气势连贯,结构自然,用笔流畅,平正圆润,潇洒秀逸,是不可多得的墨宝。《新都县八阵图记》此碑是杨慎的早期墨迹实物,是海内唯一的升庵早期金石遗物,此时他刚满二十九岁,中状元不久,正值春风得意之际,故字字端庄劲挺,丰满圆润,表现出庄重严肃而又有朝气。

三、石(木)刻

石刻有《此处不可不饮》《访太狂草堂诗并跋碑》《百二山河四大字》《蒙化孟氏墓碑》《安宁遥岑楼石刻联》《大学士杨文襄公故里碑》《霁虹桥摩崖诗刻》《岣嵝碑摹刻》《天国名山坊五大字石刻》《四川大邑县雾中山石刻联》等。其中:《方田子郑国秀墓志铭》,志文小楷直书,44行,洋洋二千余言,为杨升庵石刻中字数最多的一通,其书仿赵(孟頫)体,而又有别于赵体。具有赵书运笔纯正,架方笔圆,华美典雅的气韵,又自成一家,秀丽遒媚,刚柔兼备的风骨。《访太狂草堂》碑,笔力清劲遒媚,挥洒自如,气象纵逸,咄咄逼真赵孟頫。四川宜宾流杯池谷南壁东部杨升庵行书“胜概”二字,每字约0.7平方米,气势奔放,雄浑挺拔。

木刻有《圆觉寺木刻联》,在云南蒙化府城东圆觉寺,行书,木刻。《杨用修竹杖铭》。行书,筇竹,杖长厘米,云南省博物馆藏。《为国干城榜书匾额》,行书,木刻,匾今悬挂于云南丽江木府护法殿。

经考证,杨慎传世书迹共计47件。其中:碑铭(包括诗碑)10件、书扎(卷)9件、胜迹石刻(包括摩崖石刻)8件、诗卷诗扇7件、序跋题记7件、诗轴帖册3件、匾额杖铭3件。

近年来,杨升庵的书法作品屡上拍卖会,并拍出较高的价格,如《行书五言诗》在年中国嘉德获价12.32万元、《批点檀弓二卷》在年上海嘉泰获价44.8万元。相信随着时间的过去,还会有更多的杨慎之书法陆续发现。

有书载杨升庵在绘画也造诣颇深,善写兰花,但似无作品传世,不过从他所遗之画著、画论来看,他确是善画的。

四、杨升庵在四川泸州期间的书迹

杨之存世书法有三幅是在四川省泸州所书,它们分别是现藏中国美术馆的《题东坡潇湘竹石图卷》、现藏安徽博物院的《跋文徵明木泾幽居图并书卷》和现藏重庆铜梁博物馆的《题明故待封君南潨张公墓志铭额》。

(一)《题东坡潇湘竹石图卷》

《题东坡潇湘竹石图卷》嘉靖三十七年戊午()八月二十六日书于四川江阳江山平远楼。行草,绢本。纵28厘米,横.6厘米。

杨升庵留在画卷上的墨宝,写在图卷后幅的末端,是一首七言长歌,其后复有小跋,凡字,全文如下:

东坡学士湖山暇,南国清游继颜谢。舟揖行供苔霅吟,云烟坐入潇湘画。越人翠被雨波寒,官奴锦瑟歌声阑。挥毫写尽风中态,掀舞犹疑掌上看。琅轩落纸珠生唾,画绝名嫌诗实和。末论名价重三都,先遣风流惊四座。先翁去后几百秋,江光清澈鱼龙收。三湘夜冷黄州梦,九疑云远苍梧愁。君从何处得真迹?云是世传珍且惜。金陵携来到江阳,卷示当风开盈尺。江湖散人天骨奇,抹月批风画里诗。散花楼上新知乐,且共离筵听竹枝。甲峰李子沛之自留考来,江阳邂逅江山平远楼出此卷,席上承尔跋此。嘉靖戊午秋八月廿六日,升庵杨慎。

此书描述了观赏苏轼《潇湘竹石图》所引发的丰富联想。虽然杨慎怀才不遇遭到贬谪的身世与苏轼“同病相怜”,但是杨慎并没有充满悲痛,他行笔流畅稳重,含蓄圆转,气势连绵,如行云流水般,流露出晋人韵致。“结体平正飘逸,有一种轻松、自然的运动感,如同一种节拍轻盈的小步舞,彬彬有理,姿姿优雅,给人以娴静舒适、平和秀丽的美感”。此卷书法媚丽清隽,萧散流畅,内藏筋骨,外流妩美,苍劲中姿媚跃出,堪称升庵墨迹中的珍品。杨慎跋文对于东坡画卷来说是增色,而对于其本人来说却是墨迹流传的重要书法、文学作品之一。受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小组委托负责整理杨慎著作的王文才先生说:“这在国内现存的升庵真迹墨宝中,首推珍品。”

明嘉靖戊午年(),升庵时年七十,乞归老于新都之桂湖,途经泸江之阳,游江山平远楼,即今泸州城西忠山顶上。遇金陵李甲峰,出示东坡画卷,升庵即题此词。杨慎书此卷时71岁,当年冬便被云南巡抚王昺派人锁押回戍所,翌年七月,升庵遂死于永昌(今云南保山)。此卷大概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帧墨迹了。后来,由杨慎题墨的《潇湘竹石图》成为中国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二)《跋文徵明木泾幽居图并书卷》

杨升庵《跋文徵明木泾幽居图并书卷》嘉靖三十六年丁巳()十一月十六日书于四川江阳紫房观。行书,绢本,设色。纵25厘米,横74厘米。安徽省博物馆藏。此画后有四人题跋,依次是文徵明、杨慎、钱逢道(生平不详)、罗文瑞、启功(5年题)。

第一次题跋:杨慎在此幅《木泾幽居图》题诗并跋曰:

吴门滇徼两心期,河草江梅一岁时。朗月肯教玄度共,碧云去为惠休移。好音起夜忘衰病,喜气先春回暖姿。华顶温泉俱旧约,似留仙赏待新诗。庚子之冬,木泾周公奉使再至滇云。闻之,先以此诗奉迓。丁巳之岁长至,又会公于江阳,乃书此卷。

庚子之冬(),杨慎闻周木泾奉使再至云南,写此诗以欢迎。嘉靖三十六年()夏至,与周木泾会于江阳,便书下此诗。

第二次题跋:同年十一月十六日升庵与周木泾诸公会于四川江阳紫房观,共赏文徵明作《木泾幽居图》,升庵又次韵一首,并书跋其卷尾:

偶因避暑构云房,敢拟寻仙觌紫芳。忽报轩车枉荜蓬,似从丘壑梦岩廊。蹉跎良会欣重遇,迅迈流年怪底忙。会图登台新八咏,才情堪继沈东阳。丁巳仲冬望后一日,木泾公偕诸公招饮紫房观,余之玄阁行寓在焉。次韵一首以谢,并附录其后。升庵杨慎。

(三)《题明故待封君南潨张公墓志铭额》2年钢梁出土一墓志,其志盖与志石均长75、宽55、厚6.5厘米。志盖篆书“明故待封君南潨张公墓志铭”,4行12字。志石上刻楷书志文32行,满行30字,共字。志文、志盖为当时若名学者杨慎撰并篆。现藏重庆铜梁龙博物馆。

那么为什么说此是杨慎写于泸州的呢?首先要讲到张佳胤。张佳胤(—),字肖甫,号居来山人,明四川铜梁县(今属重庆市)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官至蓟辽总督。尝与王世贞、杨慎诸人唱酬,为“后七子”之一,七子以功始终者,佳胤一人而已。著有《居来山房集》。张佳胤之父张文锦(6—)殁*靖三十五年()3月7日。其父殁后,张佳胤于次年专程赴江阳,乞杨慎为其父撰墓志铭。张佳胤《中宪大夫江西建昌府知府少岷曾公墓志铭》云:“嘉靖丁巳走江阳,为先府君乞墓铭于杨用修先生。”(《居来山房集》)张佳胤寓紫房道观,与杨慎留恋数日,相交甚欢。杨慎应张佳胤之请,不但撰了文,还篆了额。额云:“明故待封君南潨张公墓志铭”。此墓志铭刻立*靖三十七年戊午()正月二十九日。2年发掘于四川铜梁县巴川镇中学。

作者简介:唐林,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文//来自于《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06期。

说明

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推送文章时未能第一时间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涉及侵权问题,请作者及时将意见建议发至邮箱bashuquanshu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