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川省一县级市,人口约80万,建县历史超 [复制链接]

1#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省会是成都市,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截至年底,四川省下辖18个省辖市,3个自治州,17个县级市,个县,4个自治县,54个市辖区。其中,就县级彭州市来说,人口约为80万人,是四川省辖18个县级市之一,由成都市代管。彭州是成都北向交通门户枢纽,南连新都区、郫都区、西临都江堰市,东壤广汉市、什邡市,北邻阿坝州汶川县、茂县。在历史上,彭州这一建制始于唐朝时期,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

首先,彭州市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地形比较复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北长、东西窄,有山地、丘陵和平原三种地貌。北部为山地,中部为丘陵,南部为冲积平原。山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50%,丘陵约占11%,平原约占39%。彭州水资源丰富,彭州境内河川纵横,有大小河流39条。分属沱江、岷江两个水系。关口以北山区和市境东南部边界地区属沱江流域,市境以南和南部边界地区属岷江流域。属沱江流域的河流,主要有湔江及其支流,属岷江流域的有蒲阳河—青白江。彭州市地处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的盆地北部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日照偏少,高温期与多雨期同季。受纬度和地形地势影响,彭州市境内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日照逐渐递减,无霜期逐渐缩短,降水量逐渐增多,平坝、丘陵、低山区、高山区的气候差异明显。

彭州市的历史悠久,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即有彭人在此生息繁衍,之后,该地区成为古蜀国的疆域。对此,《华阳国志》中记载:“蜀工鱼凫于湔山,后有王日杜字,教民务农,移治郫邑”。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程上”即为彭州新兴镇,“湔山”即起于新兴镇附近之阳平山,“郭邑”即桂花镇、隆丰镇、丽春镇、庆兴乡相毗连的“九陇”黄土丘陵。公元前年,秦国发动了秦灭巴蜀之战。在这场战役中,秦国消灭了巴国和蜀国。在此基础上,今四川省彭州市一带成为秦国的疆域。公元前年,秦始皇嬴*建立了秦朝。在秦朝时期,今成都市彭州市一带为繁、郫、湔氐三县地,隶属于蜀郡。

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县级彭州市一带成为蜀汉的疆域。南北朝时期,该地区的建制和归属变化较大。彼时,该地区先后属繁县、南普寿县、南晋寿郡、天水郡、九陇郡、东益州等公元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该地区属九陇县,公元年置蒙州,领九陇、清城、郭县。唐高宗仪风二年(年)又在九陇界南置蒙阳县。唐武后垂拱二年(年),正式在该地区设立彭州。《元和郡县志》中记载:“彭州以岷山导江,江出山处,两山相对,古谓之天彭门,因取以名”,此为今彭州名称的由来。由此,就彭州这一建制,始于唐朝时期,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彭州历唐宋元三代,均以天彭镇西北故繁城为州治,先后领九陇、导江(今都江堰市地)、唐昌(今郫县地)、蒙阳等县。这个时期彭州商贾云集,市场繁荣,为川西重要的商贸中心。

最后,明朝洪武十年(年),降彭州为彭县,蒙阳县亦废州为镇。在明朝时期,彭县隶属于四川承宣布*使司成都府。清朝取代明朝后,彭县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府。到了年,彭县属西川道。年,彭县直属于四川省。年,彭县划归成都市管辖。年11月18日,撤销彭县,设立县级彭州市。县级彭州市由四川省直辖,成都市代管。截至年底,县级彭州市总面积达平方公里,下辖4个街道、9个镇,总人口约为80万人。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县级彭州市,你怎么看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