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河故事漫话繁阳山一 [复制链接]

1#

各位好朋友新年好,今天是2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七,大家是否都已开始辛勤工作了呢。从今天起,小编将为大家收集一些关于三河的历史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过去,回味现在,希冀未来。

说起繁阳山,那可大有来头。据查,繁阳山为三河境内最大的一座山,此山海拔米,孤峰突起,位于新都平原边际,小川北古驿道旁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与邻近的五龙岗,马家山众山连接,地跨龙伏、繁阳、山秀、五龙四个村,横亘三河境内三公里形成新都城南的天然画屏,现已整体打造成五龙桃花山休闲观光旅游区。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古迹、名胜闻名遐迩。繁阳山是道教仙山之一,至今流传着许多动人的神话,这里也是客家人聚居之地,散布居住着大量的唐皇后裔,并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

一、蜀国的道教仙山

繁阳山在秦代原是成都人们的狩猎之地,也是蜀国的仙山之一。《新都县志》记载:“繁阳山在县南十五里,孤峰特起,环列城南,相传有麻姑洞、通仙井、浴丹池诸胜。以水在繁水之阳,因名”。道教《本际经》记载:“繁阳山在成都府新都南,渡江十五里,众山连接,孤峰特起,天师张道陵所游,太上说经之处”。明代天启年间撰修的《成都府志》中云:“繁阳山在治南十五里,相传张道陵尝修炼于此”。

张天师名张道陵,西汉留侯张良的八世孙,从小研读老子《道德经》后入太学,博达五经。汉明帝时作过巴郡江州(今重庆市)令,因目睹朝廷昏暗,于是离开官场,漫游江湖,寻求人生真谛。他首先来到大邑鹤鸣山修道练丹,并创立了天师道,为了发展道教,他又到了青城山等地,并在全国建立了二十四个教区,中央教区阳平治(治即山之意)在今彭州海窝子。后来,张天师把中央教区迁到繁阳山,改阳平治为繁阳治。此后张天师在繁阳山结茅修道,垒灶炼丹,为百姓传道治病,驱邪降妖,使教区内安居乐业,社会太平。并留下一些有趣传说。

二、张天师镇伏孽龙的故事

有一年夏天,都江堰伏龙观的深谭里,一条孽龙挣断铁链,冲出宝瓶口,窜入毗河内,它兴风作浪,毁坏堤岸,汹涌的洪水淹没了毗河两岸的农田村舍,夺去了很多老百姓的生命。毗河白鹤岛上树木被毁,幼鹤死于非命。老百姓和白鹤都涌向繁阳山,请求张天师镇伏孽龙,拯救生灵。

张天师身跨仙鹤,手扶宝剑,口念符咒,把孽龙诱出水面,一剑刺伤它的左眼,又一剑刺伤它的右眼。孽龙疼痛难忍,迷失方向,乱蹦乱窜,被困入毗河一条支流。这条支流环绕一座山,山下有个洞,天师继续施展法力,把孽龙镇进洞中。后来,人们把这条支流取名为龙门河,环绕的山取名为龙门山,山下的洞取名为龙洞并且在繁阳山腰修了一座庙宇,取名为龙伏寺。这也是龙门村(今长龙社区)和龙伏村(今龙伏社区)这两个村取名的来历。

今天的三河故事就暂且摆到这里,明天我们不见不散,记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