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都江堰市深入调研论证,探索出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牧旅融合发展道路,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
一村一品景点串珠成线
位于国道公路旁的两个村子,一个有着宽阔的草场,另一个有着大片的湿地。到了每年的十月,绵延十多公里的彩林,成为新都桥最美的风景。从康定市塔公镇塔公村前往新都桥镇拔桑一、二村,一路顺着力曲河而下,河水奔腾,两岸低矮的灌木青黄间杂,色彩斑斓。
村民甲马塔得知都江堰要在家门口援建“房车露营地+草原牵马+滑草+帐篷露营”为一体的帐篷城激动地说:“我们村打造旅游项目以后,我可以让妻子卖些本地土特产,收入肯定比现在增加不少。”康定市拟在第十八届西博会甘孜州投资推介会上与三家社会企业签订投资框架协议。
都江堰市充分利用拔桑二村开阔的地理优势加上天然彩林的自然优势,拟将拔桑二村打造成与新都桥镇地名相匹配的网红打卡点,彰显点位发展优势,着力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目前,拟引进海南一家文旅企业,打造轻奢度假村。
塔公镇塔公村本身有塔公草原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对观景平台提档升级,充分发挥雅拉雪山最佳观景点及天然湖景倒影等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塔公草原魅力指数。拟引进文化公司将塔公草原打造为3A级旅游景区。
据了解,工作队通过走村入户、开展座谈等形式了解村情民意,先后组织规划编制单位、相关部门深入对口支援村落开展现场调研40余次,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差异化定位打造旅游项目。为使对口支援资金效益起到杠杆效应,引入社会资本共同打造文化旅游景区和文化旅游综合体的形式实施乡村振兴项目。
人才培育助力康定市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青壮年流失较严重,乡村人才技能不足,乡村专业技术人才后继乏人等问题,已成为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路上的“绊脚石”。为破解这一难题,都江堰市扎实推进康定市产业人才、专业人才、干部人才的培育工作,结合《成都市都江堰市对口帮扶甘孜州康定市规划》,组织开展文化旅游、乡村振兴、产业培育等提升培训。
塔公村村民沙吉是塔公草原牵马协会的一名小组长,多年来,他以牵马为职业,渴求多学技能实现身份转变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当得知要开展培训,沙吉第一时间就报了名。“我们的塔公草原将从景点变为景区,以后就大不一样了,所以我要多学技能,出去开阔视野,带领乡亲们共同增收致富。”塔公村村民沙吉说。
“乡村振兴拼的是人才振兴,立足的是产业振兴,相信通过都江堰市的对口支援,我们的塔公草原将从景点变为景区,不仅有颜值,也更有‘钱途’。”青措这样说。青措是塔公镇的副镇长,之前是塔公镇驻村第一书记,她见证了都江堰市对口支援工作队队员和驻村队员们如何用实际行动践行“缺氧不缺精神”的优良传统。
近年来,都江堰市助力康定市大力培育在乡人才,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服务,乡村人才“聚变”效应初步凸显。
(都江堰市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