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打出一套13组合拳助力全国文明典范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为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安排部署,新都区依托“1+3”工作模式,助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据介绍,“1+3”工作模式就是以香城细管为抓手,大力开展市容秩序大整治、环境卫生大清扫、城市环境品质大提升三大行动,实现城乡环境面貌大提升。通过一系列行动与努力,如今走在新都的大街小巷,香城的变化随处可见,市民的宜居度、幸福度不断攀升。

高位推进香城细管

今年以来,香城细管高位推进。

不断完善考核评比机制。新都区将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城乡环境治理3大指标充分融合,围绕环境、功能、人文、参与、响应5个维度对69个区级部门单位、镇(街道)开展量化考核,明确了项香城细管日常管理标准,在街面容貌、主次干道、公园景区、农贸市场等28类区域制定现场测评标准项。

创新奖惩激励机制。发挥考核评价“助推器”和“指挥棒”作用,建立香城细管专项资金,依据月度评价结果,评选前三名每月分别给予奖励;对月度评价后三名做检讨发言并纳入区委区政府“双通报”批评。

开展市容秩序大整治

成都市新都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都区继续强化城市秩序管控。持续推动“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增强责任人自主管理意识。纵深推进“街长制”落地生效,依托香城细管平台搭建街长制管理系统,提升问题处置效率。截至目前,全区实行城市管理“街长制”模式的街巷共计条,实现城市建成区全覆盖管理。横向拓展共享单车管理路径,制定单车企业考评细则,强化共享单车秩序管控。

为深入推进香城细管工作,有效整治交通违法乱象,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十分局联合区综合执法局在辖区开展机动车静态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联合行动。整治重点是15条严管道路(一类),60条常态管理道路(二类),条背街小巷(三类)。

同时,新都区进一步优化广告招牌管理,加强非法张贴书写广告治理,净化建筑物轮廓线和城市天际线。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建立信息管理台账,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督促商家业主整改。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联防联控联动体系,形成城管、公安、经信、市场监管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扫

成都市新都区城市精细管理运维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新都区创新环卫精细化作业模式,结合卫生大扫除活动,加大对路面重油污、隔离栏、路沿石等积尘清洗,达到“席地而坐”的保洁效果。创新环卫大扫除督查巡查模式,采取日巡、周检、月通报的方式,对全区环境卫生治理问题定期通报,并将通报结果纳入香城细管目标考核内容;依托城市治理移动督查督办信息系统,将主城区环卫划分为14个网格进行管理,实现案件发现、处置、核查、结案等工作环节的扁平化管理;结合现场走访查勘的方式,对城乡环境卫生治理工作进行日常监管,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没有盲区。截至目前,督促整改环境卫生问题余个。

与此同时,发起城乡环境卫生大扫除行动。对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等公共区域进行大扫除,及时清理卫生死角;加大巡回保洁力度,及时清理路面滞留垃圾,加强对草坪、绿化隔离带白色垃圾捡拾;持续开展“现本色”行动,采用洗地盘反复清洗地面标识标线,清除路面灰带。

开展城市环境品质大提升

新都区开展市政设施整治,确保城市安全运行。对城市道路、桥梁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治理病害,实行日巡日检,及时排查、处置问题;开展“有灯必亮”专项整治行动,及时排查路灯不亮故障,保证城区路灯99%的亮灯率,并对全区0余根灯杆的脱漆进行补刷;在广场、重要城市道路、重要节点设置光彩工程,为城市添光增彩。

同时开展铁路沿线治理,构筑绿色安全“长廊”。完成年环境品质提升项目——三河街道竹林茶舍景观工程,进行项目内平方米的铺装、绿化、安装、周边沟渠绿化整治。完成《成都市铁路沿线轻硬飘浮物风险问题清单》风险类别梳理,并将管控任务分解下达至属地政府,协调各方、动员部署,推进极端天气铁路沿线安全环境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完成处问题整治。此外,立足于提升宝光桂湖片区文化中轴线品质的目标,推进桂湖中路、桂湖东路(钟楼至东环路段)两侧建筑物外立面品质提升及街道空间品质提升。

成都市新都区香城细管领导小组办公室文/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