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成都故居问踪艾芜李劼人巴金 [复制链接]

1#
哪里能根治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

成都为余所喜,一是现代文人诗人多,且文化个性鲜明;二是城市风味独特,宜游宜居。故虽不常去,而时时情有所怀。十几年前曾去成都某校参加某年会数日,未得畅游,留下不少念想。记得当时在市内仅到杜甫草堂和武侯祠,市外去了三星堆、都江堰、青城山,略知“抄手”、“巴适”含义而已。

这回去,属于凑巧。在参加流沙河先生新著《字看我一生》新书发布会之外,竟然还有余暇到现代名家李劼人、巴金、艾芜故居一游,弥补了原先留下的遗憾,因作《成都问踪记》,以为纪念。

清流镇艾芜故居

艾芜故居之一

“大门外的原野,笼着薄雾,平平的,摊在天底下,潮湿而且带着瞌睡。远处车房,草房,竹林子的阴影,东一下,西一下,散缀起,迷迷濛濛地,仿佛沉在梦中。”

这是艾芜《丰饶的原野》开头一段文字,也是眼前艾芜故居周边的景色,只是车房、草房变成了大片大片的楼房了。

一行数人在故居路口草坪上的刻石前留影,刻石“艾芜故居”四字落款为“二零一四年后学流沙河”,绿字红印白石,煞是清爽。故居大门上方则悬挂马识途题写“艾芜故里园”匾额,门内右面墙上又有橘红色艾芜故居中英文字说明,而三合院里最具标志性的是堂屋前一坐高约一米五左右的汉白玉艾芜头像雕塑,头像所用石料保持原貌,惟面部写实,精雕细刻,形神毕现,颇见功力。院中又有三株高挺的大树,无从判断是何种树,亦不知何时栽种,然可想见夏季树下的一片绿荫。

故居堂屋为正房,两侧各有厢房,正房厢房皆有廊,堂屋门前廊柱有楹联曰:“丹心碧血彪炳千秋懿范,古镇清流哺育一代文宗。”盖清流者,艾芜故里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也。从厢房到堂屋自左至右,如今辟为陈列室,依次介绍艾芜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也有艾芜生前所用衣物,即使没有读过艾芜作品的人,亦可凭借展板画面与文字大致了解艾芜其人其文。读过一些艾芜作品的读者,则又可凭借这些画面与文字作些对证乃至遐想,加深了、增加了对艾芜文学世界的印象。

艾芜故居之二

惟堂屋里面略显简陋,除一张黑色旧桌,桌上方“文载千秋”匾额,两侧楹联,以及西面墙上巨幅艾芜彩色画像之外,就没有其它物品了。西厢房则有些关于故居筹建的文字资料。

出故居右转沿小道西行,可见南墙艾芜文学世界浮雕,西厢外是有围栏的池塘,池塘周遭是乡村特有的草垛,余幼时在图画中见过的那种。

余记忆中,艾芜籍贯为“四川省新繁县”,由展板文字介绍,始知艾芜祖籍湖北,而入川后的新繁,如今亦改称新都区。查网上“艾芜故居”,可知此处故居之由来,谨录于此,以资参考:“新都区清流镇翠云村4社汤家大院,是艾芜出生及童年生活的地方。

艾芜故居之三

故居恢复重建工作于年7月启动,结合艾芜亲人、同村老人的回忆及老照片和艾芜作品的展示描述,最终形成设计方案,还原了故居原貌。艾芜故居占地面积.16㎡,建筑面积.15㎡,传统川西建筑风格,四合院小青瓦坡屋面,周边景观包括了草亭、轩、《蓉城受教》景观小品、广场等,并有两处泉眼——汤家泉和乌木泉。”

惟“四小院”一处,似应改称三合院为宜。

只是不知,除了此处“出生及童年生活的地方”,成都市内艾芜晚年故居是否也已列为文保单位?

沙河堡李劼人故居

李劼人故居“菱窠”之一

十余年前第一次去成都,就曾想寻访李劼人与巴金故居,以脑中无地图、身边无顾问而作罢。

一九八零年代中期在北京中国书店以特价买过川版《李劼人选集》的第一、第二卷凡四册,即《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系列长篇。而之所以买这套书,又是因为原先读郭沫若自传留下过对学生时代之“精公”的深刻印象,以及对其小说史诗品格的崇仰。年轻时崇仰过的人事往往会刻骨铭心,乃至伴随一生,欲罢不能,除非后来认识变化到自我颠覆的程度。

好在李劼人并不那么容易否定,郭沫若在“七七”事变前一个月所写《中国左拉之待望》,就为李劼人作品之评析定下了一个不那么容易推翻的调子,“一位健全的写实主义者”,“小说的近代史”,“小说的《华阳国志》”,为人耳熟能详。故在我心目中,李劼人属于现代文学史上恒星式的人物。

李劼人故居“菱窠”之二

劼人先生的故居为“菱窠”,始建于年春日本人轰炸成都时,地处成都东南角的沙河堡,因面临菱角堰,又为了便于信件投递,故有“菱窠”之称,“意指此菱角堰之窠巢也。”以李劼人自述,房子原先只是“几间茅草房”,现在据故居门口的“简介”,知道“李劼人先生先后两次对其进行大修,并一直居住、工作在这里”,年去世后由家属连同劼人先生历年收藏的书籍、报刊、字画等全部捐赠给国家。

如今的菱窠,门外左右另有“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流沙河题写“成都市李劼人故居纪念馆”的石碑,整个院落和房舍布局则一仍其旧,正面是主楼,共两层,一层是客厅、书房、卧室以及厨房,二层是藏书楼;主楼前有李劼人汉白玉半身雕像,刘开渠雕塑,年立,主楼两面则各有房舍,分别是展室和活动室,院子东南角办公区的厨房还悬有“小雅菜馆”的匾额。实际上,小雅菜馆是劼人先生年辞去成都大学教职后在市内所租赁的房子里开设的,他与妻子亲自做菜,以解决辞职后的生活费用,也是一种决不回成都大学的表态。

办公区二层小楼附有李劼人研究机构,未看到人,亦不详其工作流程与成果,照说应该有这方面的内容展示,毕竟展室所展览的只是李劼人生平事迹的大略,未必能满足教育、学术机构人员的要求。

李劼人故居“菱窠”之三

菱窠的东邻是一所邮电职业学院,南面空地上却好像在扩建,不知将来这些已成型的新楼舍会有哪些功能。不过正如所有的名人故居一样,李劼人故居也处于绝对的宁静中,那天上午,成都冬日的阳光很是灿烂温暖,可除了我一人,几乎没看到还有其他参观者,几个工作人员懒散地站在院子里晒太阳、说闲话。当然,这并没什么不好,这样的地方就是要这样的静,只可惜故居主楼二层的藏书楼并没有劼人先生生前的藏书,中间的木质书橱仿佛只是模型,倚墙而立的书橱里倒有不少新书,可惜也都上了锁。藏书楼,为何不可以做成一个可以留下少许客人翻翻书报的地方?

“文如其人先生才算真善美,言必有物后学免操假大空。”展室门两侧廊柱上流沙河撰写的联语,倒也活泼可喜。

正通顺街巴金故居原址

巴金故居之一

从手机百度地图搜寻到城北的巴金故居原址,离我住的人民东路并不太远,遂沿着顺城大街北行,再转入锣锅巷、北大街,导航就显示右转进入正通顺街,果然没走几步就到了。

先看到路对面胡同口楼上的正通顺街号的蓝色门牌,路边的双眼井遗址和遗址旁边墙上的木框中的“巴金简介”,实际上第一块木框内的文字大半是对“故居原址”的介绍。譬如说:“当你漫步在正通顺街,在西南剧院对面,会看到一尊特别的标识牌。

巴金故居原址碑

标识牌采用川西建筑中青砖白瓦造型,上书六个大字‘巴金故居原址’……”接着引述巴金侄儿李致的话:“巴金故居曾是一所深宅大院,又称李家院子。年巴金出生在这里。除有两年随父亲去广元外,巴金在这里居住到十九岁,在此度过了他的少年和青年时代,直到年春天去南京读书。”

可惜如此重要的一座家宅,现在却找不到一丝原先的影子,沿马路是高高的现代建筑,建筑后面便是一排一排的居民楼,这时我才似乎有点明白“原址”二字的含义。照标识牌上介绍,这座宅院本来是五进三重堂砖木平房建筑,有大厅、堂屋、桂堂和院墙,在桂堂天井里有两株桂树,在两株桂树当中就是故居的中线,大门就在中线的东边,院墙由青砖砌成,从南到北总长约八十米,双眼井就在院子外面。而之所以了无踪影,乃是因为年以后这座宅院成为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驻地的一部分,至年就被拆除了。如果联想到彼时巴金被驱赶到奉贤干校劳动的处境,老家宅院被占、被拆就更是“天经地义”的了。

巴金故居之二

按上面的提示沿马路往前走,随即看到了西南剧院和剧院大门右侧的那尊“特别的标识牌”,只是相对于后面的高墙,标识牌显得很小,跟前又停放着不少共享单车,并不容易看到。标识牌上有巴金的黑白生活照片,文字内容与刚才牌子上大同小异,只是更简练写且为英汉对照而已。

原址就是原址,除了现代建筑物下面的土地,一切只能凭着留存下来的文字遐想了。可我好像仍不情愿就这么转身离去,总希望前后左右寻寻觅觅一番,如此这般,不过是希望在想象中看到童年、少年甚至青年巴金当初在此出出进进的情景,或者如长篇小说《家》里写到的觉新觉慧兄弟出入高家大院的情景。结果也还是什么都看不到、看不到。

巴金故居原址对面的双眼井小学

倒是看到了原址对过另一处与巴金有关的建筑,乃是成都市双眼井小学颇富装饰性的外墙,原来外墙被设计成为一座穹窿形的文字墙,上面展示的是巴金晚年写给这个学校小学生的亲笔信手迹!下面还有一块镌刻着“说真话做好人”的石头。

好吧,故居没了,遗憾总是无法挽回的,但有学校、有喜欢巴金的小学生、有巴金写下的带着体温的文字,就好。以这样的形式存在,或许也最符合巴金的个性与心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