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地图是最能够反映城市发展状态的参照物之一,是人口和城市繁荣度的最直观体现。在成都热力地图中,传统的主城五区,依然是热力最集中,且颜色最深的部分。其中武侯区(含高新南区除中和部分)热力最为集中,且规模最大;金牛区、青羊区、锦江区其次,成华区相对次之。金牛区北以及成华区东北部,热力程度和规模相对较低。
而在成都二圈层中的新都、龙泉驿、双流、温江、郫都五区中,双流区和郫都区热力最为集中,且深色规模最大。新都、龙泉驿、温江三区热力规模先对较小。其中,新都区和龙泉驿区热力规模整体上相对温江区更多,但较为分散,没有温江区集中。
在成都二圈层区域的热力图中,城南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现象。一是成都天府新区颜色较深的热力图,总的来说规模还并不大,仅华阳部分的热力规模相对较大,其余区域还相对稀疏。第二是整个双流区,包含被高新区托管的中和,以及天府新区直管区部分,其热力规模和程度在二圈层可谓最多,但并不连片。双流城区、华阳、西航港三个地方,是热力图较为显著的三个“中心”。
放眼整个二圈层,还有一个显著的状况,即位于城西的郫都区辖区,其热力规模和热力深度在二圈层中直追双流区辖区(包含天府新区和中和),甚至不逊色于双流辖区(包含天府新区和中和)。并且,郫都区内,德源、郫筒城区、红光、犀浦、合作等地已经连成了一片,非常集中,同时郫都区同中心五城衔接程度也非常好,与金牛区可谓连成了一片。而类似情况,只有城南的华阳与中心五城的联系,相对超过了郫都区。而龙泉驿区、温江区、新都区与中心五城之间,热力程度还相对较暗。
在二圈层非城区的大镇或街道中,华阳、大丰、犀浦、红光、大面五个街道的热力规模和程度相对较大。而作为天府新区的核心城镇,华阳在热力方面也是一骑绝尘,规模和热力强度都超过另外几个城镇。大丰和犀浦不相上下,略居华阳之后;城西的红光,和城东的大面,则差不多处于同一水平,紧随大丰犀浦之后。此外,距离三环最近的十陵和安靖,在热力程度上虽然比不上以上大镇,但还是具有一定的规模。
可以说,在成都二圈层热力图中,双流区和郫都区的热力程度最为瞩目,这差不多也是成都二圈层中,目前人流量最大的两个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