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2年,成都或许大概只有20的房子 [复制链接]

1#

楼市将结构性上涨、分化进一步加剧的结论。

那么,大家最关心的成都接下来是涨是跌?

已经有大V开始吹风:

马光远曾抛出三个20%:未来只有20%的城市、20%的房企、20%的楼盘值得投资。毫无疑问,欣欣向荣的成都属于中国城市中的20%。

不过,这个“20%判断”同样适用于城市内部:苛刻一点说,今年成都能实现涨价(不是狭义价格上涨,而是针对通胀与其他投资渠道而言)的房子,依然只有20%!

口说无凭,来看实例——

在成都二手房,可以看起来了里我提到,金融城、攀成钢等头部板块上行势头明显。其他区域呢?

大源雅颂居平套四挂牌万+,建发鹭洲国际平跃层挂牌万,较去年有小涨。

天府长城代表半岛城邦,价格稳在3.8万+(赠送率高),站南板块代表桐梓林壹号,好点的房源突破4万。

东湖扛坝子翡翠城,洋房挂牌价普遍4万+。

二十四城3万+是常态,最新的七期(八期还没有成交数据)平套四,带装修可以挂到3.5万。

是不是有种全城普涨的幻觉?

其实在大多数地方,仍上演着“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东门二级网红建设路、三圣乡,房价不温不火:

西门金沙片区鲜有破3万,外光华还有“1字头”:

老牌劲旅神仙树、龙湾一水2万出头,颓势尽显:

曾经的“小强”大面多在1.5万以下,南门广都,不过2万的比比皆是:

最后看两个边缘性板块:九里堤和航空港,基本躺平了……

《阿房宫赋》里说: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成都楼市的冷暖不均可以与之媲美了。

另外还要告诉你,下个月、下半年以及接下来几年,这个格局还会延续甚至愈演愈烈。

为什么?请搬好小板凳,我要讲(fèi)课(huà)了。这篇有点长,耐心不足请关页面。

虽然新房供不应求

但溢出需求有限

再次强调,我们谈论的行情一定以二手房为样本,因为受制于限价、摇号等多方面因素,新房反映的并不是真实的市场,只有转为存量房才有参考价值。

对绝大多数成都购房者来说,二手房的优先级是低于新房的。可以视为,二手房所承接的是新房的“溢出需求”。

牢记这两点,再看数据:

由成都市住建局住建蓉e办网站数据统计,年全市张许可证涉及住宅用途,总建筑面积约万㎡,其中住宅共计17万套。

乐居买房四川站监测数据显示:去年大成都商品住房共成交.75万㎡,合计套。

无论从面积还是套数来看,新房都可以说是“供不应求”的。

那么,会产生多少“溢出需求”呢?因为时间差的存在,不能简单地用供应量减去成交量,我们只能用过去几年的供应/成交情况来做平均处理。

先计算供应:

根据房天下数据统计,-年,大成都土地市场累计成交面积亩。住宅类用地算80%是亩,按2.5的平均容积率折算,可开发住宅体量约万㎡。

抛开人才公寓、租赁用房,再打个八折,实际可入市商品住宅5万㎡。按㎡一套算约43万套,平均年供应量就是43÷3≈14万套。

再算成交:

过去三年,大成都商品住宅成交总量是套,年均套。

图源:乐居买房四川站

两者相减,供销缺口接近4万套。

还不够,得算上潜在的新增需求。根据最新规划,到年,成都市常住人口规模将控制早万人。-(21年七普数据)=,14年里平均每年增加28万人。

还有一个算法:成都都市圈目前城镇化率70.3%,年目标75%,年均新增目标1.%,按目前人口总量计算是24万人,大差不差。

这20多万人,按户均人口2.5人折算是10万个家庭,再乘上20-30%购房意愿(历年统计数据),就是3万套左右(考虑到部分新购2套)。

好了,今年可能流入二手房市场的“溢出需求”=7万套。

成都存量房的总盘子又是多少?去掉商业和车位,链家网挂牌套,按他们30-40%的市场占有率计算,得到32-42万套。

你看,这7万套在总量中的占比刚好是20%上下。

虽然新房供应不足让部分买房人转向二手,但这个需求相较存量来说还是太少,大部分二手房依然会无人问津。

近水楼台先得月

只有次核心板块才能跟涨

以上只是数据推演,下面我们来看真实需求。

假如你是一位普通资格购房者,预算万,去年征战新房屡摇屡败,换二手首先考虑哪里?抛开特殊情结不论,主城选攀成钢,南门选金融城。

可是现在,金融城大套三都站上万,攀成钢套四也难见万以下,何去何从?周边转转,发现大源、东湖、24城也还顺眼。

再不济,天府长城、东苑、站南、桐梓林、新川虚位以待,二八、杉板桥、沙河堡亦能敞选。

城市好比金字塔,被核心板块挤出的客群,一定会优先进入次核心板块:有地理上的亲缘性,如24城之于攀成钢、大源之于金融城;有通勤意义上的可替代性,如在天府三街工作的码农买不起大源会选南城都汇,也可以选锦江生态带;还有总价可比性,比如同样万预算,桐梓林、站南、新川、24城就能放一块对比……这是另一层意义上的“溢出效应”。

所以,那离开新房的7万套购买力会首先瞄准金融城、攀成钢或者天西麓湖,然后根据各自预算降低要求、逐层而下,直到遇见合适的房子。

近水楼台先得月,哪怕真的大水漫灌,也只有核心、次核心板块可以“接到水”:前者领涨,后者跟涨。大约80%的板块和房产,只能勉强跑平或者跑输大盘。

别问我航空港涨不涨、西河还有没有春天了,答案已写在上面。

城市发展不均衡

决定房价的不均衡

有粉丝说道理我都懂,但为什么有些板块就是核心次核心,比如金融城和大源,凭什么比三圣乡、外光华厉害?

城市发展的高度复杂性,决定资源分配一定是不均衡的,进而带来土地价值的不均衡。这里我不想罗列GDP税收产能,化繁为简,只讨论一个指标:人口密度。

为什么东部沿海的地铁建设如火如荼,医疗、教育、娱乐设施远超中西部?因为人多、分布密度高(西部12省占国土面积72.4%,人口却只占全国总量的28.4%),每平方公里需要的资源和配套也就多得多。

公共建设是要考虑成本产出的,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人口富集的城市理论上比人口分布稀疏的城市更有前景。将配套资源换算成土地价值,结果就是房价的不均衡。

城市内部亦如此。我计算了成都各区县的人口密度:

数据来源:七普公报,地方统计局

除去新成立的东部新区、尚在发育的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以及高新区(分区多,难细化),得到人口密度排行:

五城区后是郫温双流,再就是新都龙泉,三圈层吊车尾……是不是与认知里的“发展越好人越多”相符?

再把上面的数据与房价放在一起,做出拟合曲线(不懂的自己搜):

成都各区人口密度房价拟合曲线(数据来源:安居客,中国房价行情网)

人口密度与房价相关系数R超过0.9(0.开方),绝对的高度相关。这里单独说下房价领跑的高新南:区域面积87km,常住人口却超过百万,人口密度也能排进前4。

在房价分布图上,能更直观地体会这种不均衡性:

成都房价分布地图(图源:中国房价行情网)

七普公报显示:成都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为.94万人,十年里增加.55万人,总量占全市比重达73.64%,较年提高8.19个百分点。

高人口密度意味着更多、更好的资源要素、配套服务,反过来又会吸引更多人口流入,进一步提升人口密度,推动土地乃至资产价值上浮。当然这里还要细算人口结构,年轻人、高收入人士居多的区域后劲更足。

因此,人口密度高、人口结构良好的板块(金融城、大源)与人口密度增长迅速(锦江生态带、天府公园东)的板块一定会是那幸运的“20%”。

限购政策固化区域价值

成都纯净房子

还有一个因素,很多人都想不到,间接推动了成都城市价值梯度的形成。没错,是限购。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报告显示:成都职住分离度35城中位列第5。

通勤距离和时间过长,对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是一种资源浪费。限购政策名为调控,实则为职住平衡而生。

比如你要买某个区的房子,要么户口要么社保满24个月,或者户口社保各一半,总之必须以在该区域(圈层)居住或工作为前提,而买房也意味着居住生活,这就形成了人口“固化”乃至聚集。

再看成都复杂的限购逻辑——

高新南资格能买全城(除近郊5区),但只有高新南资格能买高新南:纪念款的卡地亚人人能买,还称得上高级么?越是少数人才能拥有,它越值钱。

天府新区资格买全城(除近郊5区和高新南),高新南、天新和主城5+1区资格能买天新:没有和高新南一样单独限购,说明天新的潜在供应很大(年供应量全市第一),需要其他区域购买力分流。

供需关系没那么紧张,天新就不如高新么?今年1月天新新房成交套,同样居成都第一。当然这边存量房市场还很稚嫩,暂时看不出多大流动性,客观讲没有高新南那么“保险”。

主城5+1区资格能买5+1区、天新、近郊5区和三圈层,高新南、天新、主城5+1区、近郊5区资格能买5+1区:供应可以吸收更多购买力,五城区的好盘永远不缺人气。

近郊5区资格能买主城5+1区、近郊5区和三圈层,主城5+1区、近郊5区资格能买近郊5区:近郊能承接的需求面较小,供应过剩是常态。

三圈层资格只能买三圈层,全城都能买三圈层:反面的高新南,价值低地。

分区限购强化了职住平衡,同时改变了各个圈层的供求关系,形成高新南>天新/主城5+1区>近郊5区>三圈层的价值梯度,让购房者用脚投票选择,进一步推动人口在高能级区域汇聚,让人口密度、土地价值的不均衡分布更加固化。

数据显示:年成都主城、近郊法拍房流拍率较低,还出现上百轮竞价、成交价高于评估价屡见不鲜,三圈层却纷纷流拍。去年法拍纳入限购范围,恰是圈层“梯度”的例证。

你看房价分布,不正是这个金字塔结构的写照?依然只有20%的板块和房子,能吸收80%以上的政策和人口红利。

刚需分流

中端稳起,强者恒强

在2月24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住建部副部长倪虹强调“实现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增加目标”,“落实土地支持政策”首当其冲,包括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存量闲置房屋和新供应土地来建设和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

成都今年的小目标,是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万套(间)、提供人才公寓2万套、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户。

我反复写过,无论保障房、公租房、人才公寓还是对农村建设用地的变更利用,将直接对城市刚需购房人群形成分流(见“小阳春”要来啦?只说对一半),从而改变这个细分市场的供需结构。

接下来就是大量刚需、刚改住房过剩,表现在存量市场就是卖不起价、卖不出去。

至于中端产品,当然是继续“稳起”:不会被保障房抢生意,但也涨不到哪去。好房子则会发挥马太效应,强者恒强。

当区域轮动叠加产品优胜劣汰,结果无需多言。

有大佬告诉我,最近麓湖小独栋较去年涨价20%-50%不等,高层也屡创新高。千万级豪宅还能更上层楼,核心地段的优质房源,未来高度恐怕超乎你想象。

孔雀“东南”飞

买房也当如此

好啦,核心逻辑不难懂,难在找出那“20%”。

一金二攀三大源,明眼人都知道,为什么还会踩空?你所认为的核心次核心或许只适用于当下,今后五年、十年、二十年呢?

比如桐梓林,当年“买奔驰住锦绣花园”风光无限,现在连大源的尾灯都追不上。比如名噪一时的光华大道、牧马山,眼下又是何种光景?一时幸运成为城市变革、政策红利的受益者,说不准下一轮就是明日黄花。

其实判断也不难,一句话:孔雀东南飞。

早在年,国务院在关于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就表示:“要优化中心城区的产业结构和用地布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中心城北部和西部的开发,引导城市向东部、南部发展。”

年,成都市政府通过《关于我市近期重大城建项目的实施意见》,明确向东、向南发展的决策。最新的《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草案再次强调:引导国土开发重心向东向南转移。

原因很简单:以水定城。作为由岷江水系形成的冲击平原,成都西北为上风上水之地,故而产业、城建只能在东南这个“下风口”大展拳脚。

城西城北就没奔头了?不是不发展,是不能跟东南方向一样“折腾”。回过头看八字方针吧——

“西控”:控制开发强度,控制产业门类……一半以上都是龙门山,又是市区饮用水源涵养地和川西平原林盘集中地,西门手握成都“生命线”,注定无法为住宅开发留出多少空间。

“北改”: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北门拆迁成本和难度都太高了,加上现在主推“旧改”,这边再造一个攀成钢、24城决计不可能,只会跟动微创手术一样小改小建,几乎不会诞生新的次核心。

“南拓”:Boss钦点了,不用多说,唯一阻碍是天府新区的巨量潜在供应。

“东进”:百年伟业,但别忘了两点,一是重生态轻开发,二是即便开发也是中低强度。就是说龙泉山以东,不会再现高新、天新那样鳞次栉比的高楼群,有得有失,失的便是人口和价值凝聚力。投资嘛见仁见智,反正我不会去买。

咦,不是说“东南飞”么?作为城市东跃的“跳板”与衔接老城新城的“枢纽”,龙泉山以西的几个板块是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